李苗苗
(吉林省通榆縣蘇公坨學校)
閱讀是語言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通過閱讀可以獲取外部信息,同其他語言一樣閱讀就是我們與閱讀材料中的文字信息交互作用、達到輸入語言的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只有對讀者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材料本身同時重視,才能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閱讀還受習慣、技能、策略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對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夠深入,因而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
1.閱讀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多利用的是講授法,學生僅僅是被動地接受語言,沒有注意到對學生閱讀方法與技能的培養。
2.把閱讀教學分為兩種,一種是精讀課,著重要求學生翻譯課文,找出文章中的短語、句型、主要語法知識,教師進行詳細講解和剖析,把閱讀課上成了語法課,把一個完整的閱讀材料完全地肢解了,學生對文章沒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忽視了閱讀方法與技能的訓練。另一種是略讀課,要求學生簡單地了解材料所描述的故事即可,沒有充分利用好閱讀材料。
3.教師忽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尤其是閱讀課應多利用合作交流,互相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4.教師自身科研知識的匱乏,對于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夠,實踐不多,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
5.僅僅依靠課本內的部分內容閱讀教學的量不夠,對于一些可延伸、可挖掘的材料不予重視。
1.要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發揮主體作用
閱讀本身就是學生輸入語言、內化語言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主要負責指引、宏觀調控,學生自己去接觸材料、了解材料,教師可以恰當地進行方法指導,例如,如何能提高閱讀的速度,如何根據上下文來猜詞義等??傊覀兊拈喿x教學要本著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培養積極的情感、形成一種合適的閱讀習慣的目的,才能讓學生發展語言、學好語言。
2.在閱讀中重視語篇的宏觀概念
篇章是一個內部存在完整邏輯關系的整體,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我們應指導學生通過對句子及段落的認識,達到對全篇文章的準確理解。如運用整體教學法,我們可以通過抓主體、解標題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全文結構及內容,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思維發散,真正在閱讀教學中全面把握。對于一些以記人敘事為主的文章,我們可以抓線索或主要要素,如5W+H(Who,When,Where,Why,What,How)問題或以時間順序進行閱讀。
3.在閱讀中我們可以設置不同類型的問題,讓學生以問題為線索,深入對文章的理解與把握
在教學中問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問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問還可以檢查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及對新知識的看法與觀點,幫助學生培養發散思維,培養好的閱讀習慣。但是我們的提問要有的放矢,不能隨意發問,要有明確的目標。根據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目標,問題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對閱讀材料隱含的背景知識的提問,對于表面現象理解的提問,對于文章主旨的提問及拓展性的提問。
前兩種提問屬于低層次的閱讀技能,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問題:
Who/where/when/what/why/how...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may be...
According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后兩種提問屬于高層次的閱讀技能,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問題: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is...
The writer wrote the story in order to...
4.閱讀后應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對語言知識加以鞏固
閱讀的練習形式多樣,如閱讀材料可以作為聽力材料,可以作為討論的話題,還可以當作書面表達的示例要求學生進行改寫、續寫、復述等。同時我們還要擴大課外閱讀量,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和文化背景,鞏固語言內容,提高閱讀能力。
總之,閱讀是培養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并能夠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學好這門語言。
參考文獻:
[1]孫潔.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5).
[2]那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