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琴
(吉林省通化縣第八中學)
學生的道德水平成為現在社會關注的話題,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優化教學方法,筆者對利用情景教學法展示生活情景內容和展示圖片情景的方式進行闡述。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就是為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忽略學生道德素質培養的問題,這樣學生不能了解哪些行為是錯誤的,進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不能克制自己不良行為的問題,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有效改善這樣的教學問題,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情景教學法就會將生活中的實例帶入對知識的講解當中,這樣學生在加深對知識了解的同時也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情景教學法,將情景內容有效地滲透到教學活動當中。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但是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這樣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學習的知識與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二者嚴重脫節的問題,影響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改善這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情景教學法就會讓學生接觸生活中的實例,這樣學生在感受實例的時候就會對自身行為進行反思,進而及時糾正自己的行為。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情景教學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展現生活情景能夠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直觀的印象,同時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完善生活情景的有關內容,將生活情景與初中道德與法治進行有效的結合。教師在展示生活情景的時候,首先應該熟練掌握教材內容,然后提煉教材中的內容,并用生活情景展現出來。例如教師在教學《跨越代溝》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現在正處于青春期,在生活中經常出現不能和父母進行有效溝通的問題,有的同學在生活中和父母沒有共同語言,還有的父母和同學的想法不一致,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學生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們和父母之間有年齡差距,所以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有可能是因為我們與父母的經歷不同,我們還沒有步入社會,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就是敢于冒險,但是父母就追求平穩,這樣勢必就會造成我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現在大家來想一下我們應該怎么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思考之后,有的學生說:“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在回家之后告訴家長我們在學校發生的事情,這樣就能在無形中拉近我們和家長之間的距離”,還有的學生說:“我們應該虛心向家長學習,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家長豐富的知識儲備。”這樣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了解,同時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進行反思。
圖片能夠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圖片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創設圖片情景,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例如教師在教學《無序與有序》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的圖片,然后讓學生觀看同樣的場景但是不同狀態中的圖片,并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觀看的是同樣的場景下有序的狀態和無序的狀態,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嗎?”學生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討論,有的學生說:“在無序的狀態下一切都看著十分的混亂”,還有的學生說:“在有序的狀態下一切都十分的井然有序,我們在生活中應該保持有序的狀態。”這樣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有序和無序》的知識的理解,同時學生還能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總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展示生活情景內容和展示圖片情景的方式,將情景教學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江濤.道德與法治,引領青少年走進生態文明[J].環境教育,2016(5).
[2]王炳儒.基于體驗活動的課堂教學:淺析情感體驗活動的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