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茹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實驗中學)
新課程十分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讓學生親歷親為,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嘗試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統一起來,符合現代教學論思想的要求。
嘗試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成功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是先由教師講解,把什么都講清楚了,學生再做練習,而是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自學課本,相互討論,依靠自己的努力,通過嘗試練習初步解決問題,最后教師根據學生嘗試練習中的難點和教材的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在現代的教學條件下,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一定的教學條件,使學生的嘗試活動取得成功。
廣泛的民主權利是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讓學生從被動聽轉變為主動探索、解決問題;從以技巧性教育為主轉變為以思考性教育為主。嘗試教學法在“廣泛的民主權利”這節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的范例。
今天學習“廣泛的民主權利”,學了這節課后,同學們就會明白,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民主權利,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民主權利。
簡要板書:
了解民主政治權利的內容、特點。
正確對待民主權利:珍惜民主政治權利;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簡析:直接引出課題,點出知識目標,并通過簡要板書,奠定知識框架。)
1.出示嘗試題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回答:公民享有哪些民主(政治)權利?其中最基本的政治權利是什么?
(簡析:對學生來說,了解民主政治權利沒有多大難度,教師設計了兩個問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交流,對政治權利有了初步的感知。)
2.自學課本
民主(政治)權利的內容: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2)言論、出版、結社、集會、游行、示威
(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
3.師生總結
幾位同學回答以后,教師給予肯定。你能根據內容發現公民民主權利的特點嗎?
(簡析:嘗試推導,由內容到特點,層層推進,從理論上理解公民民主權利的特點。)
4.嘗試應用
嘗試練習:
(1)我們要進行班委會的換屆選舉。同學們在投票選出新一屆班委會后,有人感慨地說:“我們行使了法律賦予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你認為這個說法正確嗎?
(簡析:通過對話,引導學生把法定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與一般意義上的選舉加以區分,明確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含義;通過交流,認識到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行使國家權力、參與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2)在我國下列人員中哪些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并簡要說明理由。
A.信仰佛教的李大媽
B.到雁蕩山游玩的法國游客
C.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錢某
D.17歲的中學生小明
E.年滿18周歲的文盲
(簡析:通過探究,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選舉資格,明確選舉資格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二是年滿18周歲,三是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
1.過渡
通過前面學習,我們了解到公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那么是否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呢?
2.出示嘗試題
案例一:小周創作的小說出版后獲稿酬3600元,當出版社要為他代繳個人所得稅時,他說:“支配稿酬是我的權利,我不想繳稅。”
案例二:小芳和小于有矛盾,便造謠說小于家庭條件好是因為她爸爸貪污公款。小于找她理論,她說:“那是我的言論自由,你管得著嗎?”
思考:(1)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否正確行使了自己的權利,請分別做簡要分析。
(2)漫畫《基層選舉》的寓意是:
A.部分農民的民主參與意識不強,不珍惜來之不易的民主選舉權利
B.我國基層民主建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D.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和完善指日可待
(簡析:三段材料展示,教師沒有說教式的告之,精心選材,通過選取典型的材料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關注社會生活入手,在對所提供的情境材料的解讀和分析中,“權利和義務關系”這一教學重點得到有效落實。)
3.嘗試應用
嘗試練習:校園門口接送學生的車輛停車混亂,導致交通擁堵一直是困擾我校保安的問題。在指揮家長有序停車的同時,往往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停車是我的自由,我想停哪里就停哪里,你管得著嗎?”
請你結合所學的知識,對家長的觀點發表你的看法。
(簡析:再一次運用現實案例鞏固知識,培養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課后反思
嘗試教學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落實在每一個環節上,尤其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或在嘗試中出現疑問時,教師應及時適當地給予指導,自始至終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對學生的嘗試活動進行有效的組織、調控和評價。
嘗試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評價自己的嘗試價值,學生的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不時得到強化和提高,使學習、創新成為一種樂趣和需要;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和討論,使學習過程有一種和諧之美,學生的民主思想、合作品質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1]邱學華.嘗試教學新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