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緒坤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龍泉中學)
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將具有時代特征的新媒體靈活運用于教學中,使教學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開發。現階段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成為教育事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學習的效果,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自主探究的快樂,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特征進行分析概括,從而為學生制訂具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和教學方案。在教學系統的設計中,教師首先要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調查研究,調查的主要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和現有的學習基礎,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分組的形式,讓小組組長在小組學習中記錄組員的學習效果,從而獲得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其次,教師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不同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的學生展開個性化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
在分析學生的學習特征后,教師還應該對教材的知識結構進行全面的把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并非所有的課程都能夠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其中,因此,教師應該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整合和編排,將能夠應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的課程進行總結。另外,教師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程設計時,可以將交互式學習方法進行靈活運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學目標主要包括知識點目標、單元目標和課程目標,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將大的課程目標貫穿于單元目標和知識點目標的設計中,并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將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方式進行靈活運用,為學生提供問題情境、案例情境、活動情境等多樣化的教學情境[1]。
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初中數學的新課程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實驗發現模式、開放探索模式和應用探究模式。實驗發現模式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要點進行發現式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并不會直接教授學生知識點,而是通過設計教學情境、提出問題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對概念、公式、法則、例題等內容進行學習,使學生的直覺思維與邏輯思維充分結合;開放探索模式就是在一個問題解決后,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探究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應用探究模式是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通過數學建模的方式,將知識點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以某初中七年級數學教學為例,在學習“軸對稱”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對軸對稱相關概念的問題進行收集,在收集的過程中回憶所學過的知識,然后對新概念進行發散思維,再利用試驗、觀察、歸納、聯想等方式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掌握軸對稱的概念。
初中數學相比其他課程而言具有一定難度,課程內容也相對比較抽象,因此必須對新課程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和鞏固,讓學生對新知識進行完全的消化,并具備現實應用的能力。由于復習課的內容具有重復性,因此很多學生會感覺乏味,無法真正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在復習課堂上占據大量時間,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復習課堂上,就是要引導學生自主整合信息,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以某初中八年級課程為例,在復習“分式”時,教師首先在多媒體上對本單元的知識結構進行示范性的梳理,為學生展示魚骨圖、樹形圖、思維導圖等知識結構總結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對零散和模糊的知識點進行梳理[2]。
綜上所述,針對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設計與應用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發現,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應用于初中數學的新課程、復習課程和數學建模教學,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學習特征,然后對教材的整體結構進行理解和把控,在此基礎上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造出自主的學習環境。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這一課題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俊閣.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設計及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8):96.
[2]林媛媛.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6(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