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育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德潤中學)
創新是時代發展所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就應將創新意識和創新理念融入當前的政治教育實踐中。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的思維品質。下面先分析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應堅持的原則,然后探討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就初中政治課本身來看,其是一門幫助學生建立正確思想的科目。因而,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要想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首先應給予學生鼓勵,讓其能夠認識自我的價值[1]。具體來說,不僅要求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同時還要知道自己學習中的長處和優勢,給予學生以表揚和鼓勵,讓其在參與政治課學習的過程中敢于發問、敢于質疑。也唯有此,學生才能放開探索并實現創新。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和動力,更是學生在學習中取得進步的先導。初中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也直接影響著政治課學習的效果。要想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創造性思維,要求初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學生的個性需求和學習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并采取巧妙的情境設計和貼切的語言解釋,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不同的學生個體有著不一樣的學習資質和學習效果,因而,其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創新的水平和進度也會有所不同。這樣就極易出現以下情況,在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時,不同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見解。有時學生的這些見解并沒有絕對的正誤之分,只是不同的學習個體從不同角度提出的,并且他們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支持,此時教師就需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不能盲目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應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換言之,就是對學生這一創新的過程給予肯定,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品質。
要想更好地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意識,首先需要進行教學理念的創新,具體來說,需要擺脫之前傳統應試教學中的唯成績論的思想。而應進行政治教育思想理念的創新,在教學中應密切關注師生間的互動,教師不能單純為了教而教,而應更為關注師生間的互動,同時應鼓勵學生多發問,如此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關于學生的學習動機存在著“期望—價值”這一理念觀點,即人在從事任何類型的活動都有著獲取相應價值結果的期望。同時,結合初中政治學科的特點和很多學生對時事話題感興趣這一實際,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應聯系學生感興趣的時政熱點話題進行分析,特別應密切關注同政治學科相關的最前沿的信息報道,應將這些信息傳授給學生,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也利于學生更好地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例如,可結合學生感興趣的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和安全著陸這一事件,啟迪學生針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
問題一:我國能夠成功發射神舟十一號的原因有哪些呢?
問題二: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成功發射有什么重要意義?
問題三: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對我們初中生有哪些啟發呢?
問題四:為了把我們自己培養成具備創新品質的新型人才,我們初中生應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問題五:結合目前我國實際,我國的科學創新水平還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你認為應該如何提升我國的創新水平呢?這一事件對我們青少年有哪些啟示呢?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還應以多媒體為依托,巧妙地設置教學情境。多媒體教學憑借其極強的感染力和表現力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刺激,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非常有幫助[2]。例如,在講《一國兩制》這一課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香港回歸的錄像,這樣就能給當前新一代的初中生再現當時的盛況,之后,可讓學生結合觀看的錄像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師生共同探討為何香港能夠順利回歸。在針對這一知識的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綜上,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能急于求成。不僅需要政治教師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同時還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唯有此,才能更有效地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參考文獻:
[1]陸妍燃.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6(36):136-138.
[2]馬克宇.中學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黑龍江科學,2017,8(1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