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紅
(山東省棗莊薛城區龍潭實驗學校)
體育是初中生的必修課,它不僅能幫助學生鍛煉身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緩解學業上的壓力,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學習。新課程改革以來給現在的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重視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在這種要求下,廣大體育教師開始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身體狀況,積極采取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首先,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鍛煉。比如,學生通過長跑訓練,可以鍛煉自身的耐力,而耐力就是心理素質的一種體現,它代表著毅力,代表著抗壓能力。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競爭異常激烈,社會壓力與日俱增,而學生遲早是要進入這樣的社會中。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強悍的毅力和抗壓能力,他們將很難適應社會的節奏,從而影響了他們的發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有助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初中階段的學生敏感、偏激,非常容易受到不良誘惑的影響,這使得他們的道德觀念常常會發生一些偏差,但是提升了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以后,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改觀,因為學生要想參加體育活動,就必須要遵守相關的體育規則,而且在體育規則的約束下,學生就必須做到尊重對手、尊重裁判,這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最后,體育核心素養的五大基本要素(健康意識、體育文化、身體素質、體育意識、體育品德)所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所以說,隨著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必將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是主體,但教師是核心,因為教師是整個課堂的宏觀調控者,教師本人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體育課的教學效率,也會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學校有必要視情況而加強對體育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利用在職培訓、參觀示范學校等方式來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借此來幫助體育教師實現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當然,除了學校的培養,體育教師本人也應自覺進行“自我充電”,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與其他教師進行教研、讀書等手段,不斷增強自己的執教能力,不斷改善自己在教學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以此來提升自身教學的有效性。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有利于學生體育品德的提升,而體育品德正是體育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觀之,在體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非常有必要,因為這種滲透能讓學生對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個正確的認知,從而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那么,該怎樣在體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呢?舉個例子,開展籃球教學時,教師不妨從“遵守比賽規則、尊重裁判、尊重隊友和對手”的角度去教育學生,讓他們明白遵守規則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意義,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在當今的教育背景下,體育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增強中學生體質成了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目標,與此同時,培養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也越來越為廣大體育教師所看重。那么,應該如何落實學生終身意識的培養呢?對此,教師不妨利用“對比”的方式,運用互聯網和多媒體,找出一張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的圖片,然后再找出一張幾乎從不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的圖片,然后將這兩張圖片合并在一起,讓學生對比,以增強視覺沖擊感,從而激發學生想要鍛煉身體的欲望,進而促進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此外,體育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多關注一些有關體育鍛煉的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讓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體育意識”的熏陶。最后,教師不妨聯系有關校領導,在學校的宣傳欄專門抽出一個版塊來宣傳體育鍛煉的好處,以此來實現體育意識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滲透。
團結協作能力是體育核心素養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因此體育教師應該有計劃地去訓練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比如,可以利用趣味籃球賽的形式來鍛煉學生的這項能力,讓學生兩兩分組,背對背夾住一個籃球站在籃球場的一邊,然后教師喊開始,大家一齊向對面跑去,看誰先到達終點。這在增強了體育課趣味性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加深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很有幫助。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對其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只是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做出了淺析。當然,能用來提高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策略還有很多,所以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給諸位讀者的教學帶來一些啟迪。
參考文獻:
[1]白金斌.提升初中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7.
[2]王玉濤.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研究[J].才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