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民族實驗小學 內蒙古赤峰 025350)
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參與閱讀過程,把充裕的時間和空間讓給不同個性,不同潛能的學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閱讀能力,使自己的個性獲得最優發展。《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那么如何引領學生進行閱讀實踐呢?其實閱讀的過程是探索與創造的過程,是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閱讀教學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理解,必須保證學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這是個性化學習規律所決定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主體,讓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做一個充滿熱情、獨立的、反思的閱讀者。
學生是閱讀的主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心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獨特方式。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帶有濃重的個人色彩。我們應該還給學生以真正的讀者地位,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參與選擇,自我表現,主動發展,為學生思考、發現、創新提供最大空間。讓他們自主選擇內容,選擇學法,選擇理解,選擇練習,選擇伙伴,鼓勵他們運用自己覺得有效的方法閱讀文本,以不斷優化學法,提高效率,同時培養學生的選擇能力,充分體現學生閱讀的主體性。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現、質疑、思辯,應對學生的發現、發問、見解予以重視。由于學生的思維、知識不同于成人,有時提出的問題可能過于簡單,可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可能是與教材不貼邊的天南海北的問題,教師不應該責備他們,反而更應該鼓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是他們敢于思辯。這樣,課堂才會有生命力,學生的創造力才會發揮,學生的個性才能得以實現。
同樣,一篇好作品要理解的透,必須多揣摩,自己提出問題來自己解答。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自學揣摩、質疑、問難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由于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不同,性格迥異,他們閱讀材料的反應都是以個體形態出現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的反應。如鼓勵學生對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做出富有個性的反應等,而不應以標準化解讀去規范學生的閱讀和理解,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時,教師就像作者與學生心靈之間的一座橋梁,在溝通過程中,不能把自己或其他人的感受強加給學生,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感悟能力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領悟文本的內涵,熱情的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多個層面感受、體悟。倡導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談出不同于別人的觀點。對于學生們的不同見解要給予充分尊重。
語文閱讀教學要根植于情感,朗讀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在閱讀中陶冶孩子的情感,激發想象。”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允許并鼓勵學生通過各種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文本,學生口誦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讀來傾吐自己的心聲,就會讀的有聲有色,惟妙惟肖的再現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感活生生的表達出來。這時,學生才是一個真正的閱讀主體。因此教師應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參與朗讀的情感,調動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入文入畫,入情入境,激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想象。
其次,反復朗讀,領悟朗讀的技巧。朗讀的技巧不是模式,是自己揣摩出的表達自己感悟地方法,自己的理解不同,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體態語言各不相同。對于學生不同的領悟,不同的情感表達,教師都要給予肯定,鼓勵學生以美的聲音、語調、形態表達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同時還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朗讀,恰當地運用范讀、賽讀、跟讀、齊讀、評讀達到交流、引導、提高的效果,從而讓學生讀出個性,讀出自我。
閱讀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文本的多樣性和學生感悟的差異性,都會導致教學中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帶有很強的模糊性。許多時候沒有絕對的理解和不理解,許多時候是不同層次的理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個性和人格的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實現自主性閱讀評價。
自我評價是促進學生對學生進程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調節、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自己滿意的學習結果中反思學習過程,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從自己比較滿意的學習結果中反思學習過程,查找出不足和遺憾;從自己不太滿意的學習結果中反思學習過程,領悟出改進的方法。
所謂“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學生的自我評價難免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組織學生對其學習結果展開互評,引導學生從互評中既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又了解他人的學習過程,從而幫助學生獲取有效信息,進而取長補短,以此來不斷地優化和豐富學生的個性。
閱讀活動只有重視張揚學生的個性,并從關注語言回到關注人自身,它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所擁有的一種生活,成為學生探索與創造人生的一條捷徑。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理解和體驗,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質疑問難,啟發他們奇思妙想,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點燃起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