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人民小學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 161000)
80年代中國的教育考察團去歐美考察,回來后寫了一個總結報告說,他們的學生不如中國的勤奮刻苦,他們的中學生甚至還不如我們的小學生知道的多,中國的教育20年后肯定會超過歐美的。可20年過去了,結果如何呢?
熟悉中國與歐美教育的專家總是痛惜,我們那么聰明的學生,他們學會了知識,學會了方法,可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哪里去了?我們最優秀的學生為什么只能給人家當高級打工仔?
可見,讀死書的年代早應該改革了,對于學生來說,掌握知識的同時,對知識的和理開發與應用,以及自身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必須強化培養。我在我班以此為目標,開展了一個全新的評價體系: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各占一半。這里所說的“平時成績”是學生的學習品質評定和平時各類考核成績的一個綜合記錄。其中學習品質包括學習態度、創新意識、實踐應用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諸多方面。學習品質和平時各類考核成績原則上可按7∶3的比例合成平時成績。
我想這樣的評價體系應該具備如下幾個特點:
評價應當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和調節功能,為改進“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服務。我在班級設立了雙向評比欄,一欄以學習為主,主要反映學生的平時成績,日累記,周統計,月合計。另一個評比欄對學生的全方面進行考核,包括學生的日常行為,學習生活習慣,創造創新行為,助人為樂現象等等。這兩個批比欄在期末的時候進行合計總評,對學生一學期的綜合行為進行評定。
我班每名學生都有一本成長手冊,上面記錄著一些生活和學習中的點滴,及老師對學生學習、生活、行為等方面的要求,學生每月做一次自我評價,與學生的互評,家長的評價、及教師評價組成本月行為鑒定,對自己有個完整的認識,同時知道下個月從什么方面努力。
評價不僅要對每個學生的學業狀況進行評價,而且還要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負責,使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在考試的組織形式上,也作了一些嘗試,力求讓考試更適合學生的發展:1、因材施考:一種:試卷總分120分,其中100分為必做題,另外20分為選做題,并可根據學生解答方法、策略不同靈活加分。一種:同一內容出A、B、C三類不同難度的試卷,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申報參加不同難度的考試,使考試成為學生的一種自我挑戰。評價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優”,只是其中的“含金量”不同而已。2、鼓勵重考:對于考試不夠理想的學生,讓他們有重考的機會。3、學生參與:讓學生參與成績的評定,體現教學民主,有助于密切師生關系。
要善于根據每一個學生的進步狀況來判斷教學取得的成果,包括學生發生了哪些變化,具體學會了什么,以及為將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哪些基礎等。在評價的內容上,要從單純的知識評價向全面的學業成績方面發展。既要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又要評價學生的分析、綜合、創造、應用等方面的能力;突破單純用書面考試的方式評定學生和單純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進行多元評價,對學生智力和非智力等諸多方面進行評價。
要以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等方面的客觀要求為依據,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客觀的評價。首先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就要人性化、彈性化。只有堅持用人性化、彈性化教學目標教學,才能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人文精神、創造能力的培養。我校老師嘗試制定多元的、面對全體學生的、照顧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就深受孩子們喜愛。
評價的組織形式上,我也作了一些嘗試:1、激勵性語言:要實施人性化教學評價,教師激勵性的語言是關鍵。2、激勵性評語:通過評語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技能,學習數學的興趣、態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諸多方面以鼓勵性評價。3、多元綜合評價:期終檢測成績只占百分之三十,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興趣、毅力以及完成數學作業、任務的質量、時間等方面各占一定比例,綜合算分,然后給一個總評給學生。不過,這種做法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一定難度。
今天,以考察“記憶力”為核心的考試評價體系是該立即叫停了,我們應該大力提倡以考察“創造力”為核心的新的考試評價體系。否則,中國的教育再這樣發展下去,后果堪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