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上游中心學校 161500)
農村藝術教育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對于學科地位重視不夠,多數領導,教師的觀念陳舊,認識不到藝術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認為美術、音樂只是語數外的附屬學科。利用此課堂復習其他學科的知識。
2.藝術教育學科在教學評價上也得不到相應的重視,如一些學校在藝術課的教學工作量只相當于對語數外的60%。更是在評職稱、評優秀、評先進等方面低于其他主科。正因為這些也使一些藝術教育工作者對工作的散漫、懈怠。
3.因農村教學環境差,必要的設施缺乏,沒有專用的教室,也沒用專用的教學工具。對于美術課上缺少材料,音樂課上缺少樂器,平空想象亦是不行的。因此,使一些課程無法進行,也阻礙了教學的順利進行。
4.校外的藝術教育工作少至又少,甚至沒有,這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對藝術教育只是過多的注重傳授,而真正忽略了讓他們去發現美,感受美的表現。
5.許多家長在考慮子女將來的出路時 ,首先教育孩子在學校要重視文化課的學習 ,將來才能有出頭之日。另外 ,從我國現行的人事工資制度來看 ,實行招工、招干都與學歷相聯系并按職業分配社會資源。由此決定了升學不僅是個人謀生的重要手段 ,而且成為獲得社會地位和較豐厚物質待遇的必經之路。鑒于上述情況 ,校長不能完全擺脫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只能違心地開展以升學為目的的各種教育活動 ,使學生成為“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我認為改善農村藝術教學的質量首先是改變學校的領導,要使其提高對藝術教育的重視。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對藝術任課教師認定、評職稱、評優秀、評先進都應與其他學科一視同仁,盡量做到評價的公正、公平、公開。同時,要組織藝術類教師的定期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
其次、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各級教育的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藝術教育經費的投入。積極創造條件,配備其專用教室及各學科相應的設施,確保每科課程的順利開展。
另外、農村藝術教育在教學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游覽,感受、欣賞鄉土藝術;聽當地有關傳說、民謠、歷史故事;利用攝影、寫生收集素材。讓學生欣賞的客觀形式上的美過度到主觀內容上的美,從而把身邊的食物真真實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
最后、我們要解放思想,改變觀念。目前 ,由于我國現行用人制度和高考選拔制度的某些負面導向 ,加上長期以來舊的文化傳統和科舉制度的影響 ,不僅在教育界 ,而且在社會上廣泛存在著把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作為衡量教育質量好壞的主要標準 ,這在無形中給基礎教育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壓力。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 ,克服應試教育傾向 ,首先是思想觀念上的一場變革。只有破除傳統觀念 ,確立新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 ,才能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礎和輿論氛圍。以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為指導的素質教育 ,是適應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可以使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身體、心理等方面形成合理的結構。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用新的視野、新的思維方式 ,勇于沖破舊傳統的束縛 ,以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 ,它賦予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以新的使命。這項新的使命就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盡管當前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但只要教育主管部門能充分認識到“藝術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根據各地方、各學校的具體情況 ,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和改革措施 ,把藝術課真正作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主陣地 ,認真抓好 ,我國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就一定會展現出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