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第三中學 黑龍江佳木斯 154300)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基本能力的之一,所謂問題是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題目。想要解決問題必須發現問題并分析問題直至問題的解決。掌握數學就是善于解決數學問題,不僅要善于解一些標準的題,而且要善于解一些有發明創造的題。廣義上說,學校學生的數學活動,主要的就是解決各種類型的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對自身知識、技能、思維和能力的綜合運用過程。
在我二十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多數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常出現以下情況:1.不知道怎么審題;2.不能全方面分析數量關系;3.出現干擾條件不知道怎么處理。整個教學過程中,用的教學時間不少,教師和學生費力很大,但是教學效果總不夠理想。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并在教學中加以運用。
作為新時代教師的我們一定要轉變觀念,要用全新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觀念是一切行動的主旨,觀念決定你的行為,教育的新觀念對日常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受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影響的教師,若不及時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是無法適應新課程的。所以,轉變新的教育觀念,是提升所有教學效果的首要任務。只有教育觀念的及時轉變才會真正體現出教育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過去的解決問題的教學就是給學生提供已經整理好的材料,教學的中心任務就成了分析數量間存在的運算關系,是模仿與記憶,記憶題目類型變成了學生學習活動。這樣的教學,無探索,無研究,無挑戰性,只有被動地接受和機械的模仿,學生沒有經歷完整的知識形成過程,實踐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誘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基本。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上,要引發學生的認識問題,誘發學生的找問題意識,使學生確實感到有問題要解決,并且敢于解決、樂于解決。初中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強,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想問個為什么、怎么辦。在對待學生疑問上,教師不能刻意的壓制學生思維,即便提出的問題顯得幼稚,不通情理,沒有數學思維的價值,作為教師也要給予語言上的鼓勵。特別對那些思維具有創新意識的孩子,我們更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賞,以激勵全體同學積極參與,來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優化課堂結構首先要領會教材編排意圖,在解決突出問題的選擇、設計與運用上,把幾種處理方法對比并進一步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思考,不要偏離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引導他們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是一個自行探索和應用知識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用自己所喜歡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方式,小組的交流方式、創新能力是不可忽視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自覺的意識和能動作用下愉快的、積極的進行學習。當學生親自處理這些數學問題時,他們會覺得輕而易舉,而當這些問題枯燥的出現在教材中讓學生去解決時,他們會覺得頭痛,解答起來無意義。切忌讓學生去套用固定的模式,更不能把學生的思維定式。
注重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讀題的習慣,題目弄清之后再開始分析問題,這種習慣要從進入初中就堅持做起;更要養成檢查、反思的習慣,做到做題必檢,檢后必反思。利用有效反思,保證今后解決問題的準確率。
數學教學過程中應教會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平時的教學中,要帶著學生分析已知條件和已知條件之間、已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數學關系,再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確定正確的解決問題方法。學生學會了分析數學關系,遇到各種類型的問題都會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解決。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鉆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組織、引導作用,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探索、發現、創新的環境和機會,而且要引領學生自主探索、親身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他們創造性的思維模式,構建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具有創造性的教學過程,來真正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在勾股定理擴展應用的教學中,課件中立體圖形上的線段纏繞問題,學生理解較為困難。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索后,發現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轉化問題與已知之間的關系,即把立體圖形轉化成平面圖形來處理。依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以將這個長方體的側面延邊線展開,得到一個平面圖形,把立體圖形上的折線轉化為平面圖形上的線段,再利用學過的勾股定理進行解答,最終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也就創造性的培養了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多次的實踐告訴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的思維總是被動的接受信息,效果大大不如學生自己主動提出問題的好。只有真正地把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能力。
從古至今,數學教學的思想與方法不計其數,但每一種思想與方法都是前輩們智慧的火花。在對于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去解決教材及生活中的問題,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相信通過循序漸進的知識學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增長,且會感受到學習數學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