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下,傳統的說教式教育模式已經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要想提高教育水平,就必須建立一種與社會生活實際密切結合的新的教育模式,幫助學生解脫讀死書、死讀書的枷鎖和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信息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高職學生屬于網絡的一代,他們已經適應信息化環境。數控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因此,在數控專業課程學習中必須注重與信息技術全面深度融合,借助陶行知教育思想創新學生的學習方式,強化信息技術學習方式的整合,提高學習效果,進而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和能力適應社會需求。信息化環境下創新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指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根據學習的內容和需要,適時適度地自主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多樣化的有意義地學習,真正從“知識學習為主”向“應用學習、能力學習為主”的層次轉變。
在傳統學習中,學生學習的資源主要是教材和講義,這種學習資源的統一性和單一性,不能充分體現學生在能力和個性上存在的差異,不利于學生進行課前自主預習,同時限制了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如微信群、QQ群、藍墨云班課等,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可以接收到教師發布的學習資源和學習任務進行嘗試性學習。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優質的學習資源,而不再單純地依賴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知識。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更便捷地發布學習資源和學習任務,如將教學內容中的指令含義、操作示范、模擬仿真等知識點制作成10分鐘左右的微課供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使用手機、PAD、筆記本等視頻移動終端設備學習,從而擺脫學習的時空限制。為保證學習效果,教師不僅要保障學習資源的質量,還必須具備有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展開討論的能力。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勢必會產生問題。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尋求答案,也可以咨詢教師。這樣學生不僅能自主學習,還能進入探究的過程。當然,過程中需要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促進學生去自主探究學習。
興趣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學習,而在教師的課堂中滲透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傳統的數控技能課學習存在一些弊端,如設備數量有限,實操機床時往往多人共用一臺設備;學生現場觀看教師示范操作困難;直接上機操作,危險系數高;沒有提前了解相關操作,導致操作失誤等等,這些弊端都不利于數控技能課程的高效開展。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完善,教師可以在示教機床上示范操作,通過及時錄像并傳輸到教學島,學生在學習區就可以清晰的觀看教師操作全過程;通過數控模擬仿真軟件讓學生檢驗程序正確性和工件加工的準確性,降低學生直接上機操作出現的錯誤和危險;通過微課和精品課程等學習平臺幫助學生反復學習某一知識點,直到完全理解為止,解決技能學習時遇到的困惑;當無機床操作時,學生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選擇性學習知識,實現興趣引導下的學和面對問題解決的學。特別是視頻資源,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可視化學習幫助,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對具體的操作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這樣在課堂上就能夠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還可以借助問卷網設計題庫,組織學生利用手機在課堂上進行在線答題,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
信息化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不僅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還要求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也是當前教育要求中強調的重點學習內容,學生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學會如何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任務,這也是以后工作中必備的能力之一。數控技能課學習更注重的是在項目任務驅動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交流使學習過程不僅僅成為訓練開發智商的過程,而且成為訓練情商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其人格的健全發展。在課堂上,學生根據學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結論和看法。但在信息化學習資源中自主學習的同時,也會遇到問題,這時需要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探討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完成項目任務。
傳統的教學對學生是一種束縛,如果只是把學生關在學校里面進行知識的傳授,教育信息相對閉塞,缺少與外界的交流,并不能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應該利用網絡交流平臺促進學生課后的延伸學習,借助網絡資源的共享性和開放性,可以讓學生獲取豐富的知識,瀏覽共享全世界的教學資源。學生利用網絡可以學習到與時俱進的數控新技術,可以在數控技術論壇中探討問題,擴大交流群體。精彩的交流平臺和廣大的交流群體幫助學生在課后接觸到先進技術和技術精英,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教育再也不能拘泥于書本,教師可以充分發掘和利用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去學習新知識,掌握學習生活基本技能。面對豐富的網絡資源,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對信息的辨別和挑選,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生活,關注社會,這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將終身學習能力的獲得列入教育目標,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和合作。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學出興趣和樂趣來,讓學生自己主動去獲取生活中的知識和技能,獲取有用的知識和技能,是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改革的目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式,成了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在數控技能課的學習中,我們要不斷進行學習方式的變革,抓住時代脈絡,利用信息化技術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運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式,提高綜合學習效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