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順昌第一中學 謝奇蘭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可以說是一機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信息技術給傳統的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教學方式發生改變之外,閱讀方式、交流方式以及寫作方式都隨之發生了改變。現代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使語文教學方式得以優化和改善,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構建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來促使學生轉變被動式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習者能夠因為學習興趣而感受到一種具有推動力的內在力量。因此,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核心就在于激發并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其以主動、積極的心態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倘若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被課文內容所吸引,愿意主動對其知識內容進行探究,并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愉悅,那么學生就會在舒適、有趣的環境中以高昂的激情完成語文學習目標。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構建者,必須發揮起組織領導作用,在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的引導來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貫穿整個教學環節。
現代信息技術以其直觀、形象、靈活、有趣的優點,對語文教學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最常見的莫過于利用具有強大感染力的音樂來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更加真切的體驗其情感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過程需要對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靈活運用,比如說根據教學內容播放適當的音樂對教學情境進行生動創設,課堂教學氣氛便可以受高低起伏音樂節奏的影響而得到調動,學生也可以在這些或歡快、或悲傷的背景音樂烘托中更好地體會教學情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教學情境當中,猶如身臨其境般的對課文思想情感進行體味。除此之外,巧妙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呈現配樂、朗誦、美圖投影等內容,或者播放與課文相關的影像資料等,都可以將生硬、抽象的文字具象化成生動、豐滿的畫面,使學生產生興奮愉悅或憤怒悲哀等情緒波動,無形中影響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并產生感想和共鳴。
語文教學效率能夠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恰當運用而得到有效提高,這也能夠有助于語文教學面貌的革新。
信息技術的融入可以使傳統語文教學方式得到創新,使其朝直觀性和多樣性的方向發展。基于常態課對其現代化技術進行運用,既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自制動畫內容,也可以適當引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視內容,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性,不僅能夠將事物直觀的呈現出來,還能夠實現過程的再現,從而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加深對課文以及詞句等內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以酈道元的《三峽》一課為例,利用圖片展示和視頻播放對文字介紹進行補充,幫助學生充分感受三峽的神奇壯麗,再結合課文的描寫,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反復品味,咀嚼吟詠,對課文內容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欣賞,從而深刻領悟到作者對于祖國美好風光的由衷贊美。
為了能夠切實落實語文教學改革,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探究性和創造性,由此提高其課堂教學的生命力。 師生能夠受此課堂氛圍的影響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當中,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的束縛,切實感受到語文教學課堂散發出的無窮生命力,從而保障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這既能夠有效體現出教師的勞動價值,又能夠有利于教師人性魅力的突顯,將語文教學的藝術性與哲學性完美融合,并體現出人性的本質。
學習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時,播放粽子、香包、十二紅宴、劃龍舟等圖片,帶領學生走進端午,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通過作者的描寫,品味到日常生活中飽含情趣的一面以及人生意義的領悟。生活既有驚濤駭浪的曲折,又有正襟危坐的愜意,只有正確看待生活中的平淡、快樂以及悲苦,才能夠真正從生活中得到感悟!讓學生學會品味生活。
學習材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都大有裨益。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提供的動畫視頻、影視資料等信息,經過精心的篩選與組合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材料,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
以《智取生辰綱》一課為例,在教學導入環節可先播放電視劇《水滸傳》的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吳用、楊志等人的性格特點,再學習課文,學生會對吳用的“智”會更佩服。
學習星新一的《喂——出來》這篇科幻小說之后,播放人類對大自然索取無度,最終被自己制造的垃圾山淹沒的動畫片,讓學生感同身受地理解保護環境的主題。
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現代社會不僅要求人才具備較高素質的人文素養,還需要人才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能夠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至信息的搜索和處理過程中,這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通過開拓視野提高自身的素質。 除了會有基本行為體現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之外,學生還會表現出相應的認知取向,這些我們都將其稱之為學習方式。相對穩定的學習方式和相對靈活的學習方法可以促進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還可以從學習習慣、學習狀態、學習意識等角度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優化,以完善學生的實際需求。
為了使學生從傳統單一、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得到有效改變,教師需要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合理利用,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幫助其養成自主探究式的學習習慣,開展高效且個性化的學習模式。 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內容已經不能夠滿足信息時代對工作生活所提出的要求。 只有以信息技術為根本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由此對其知識進行不斷更新,才能夠使學生的時代發展學習需求得到滿足,所以讓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他主學習、接受學習、機械學習、個體學習、繼承性學習、符號性學習等落后的學習方式轉變為自主學習、發現學習、有意義學習、合作學習、創新性學習、操作性學習等先進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
在學習《愚公移山》時,有許多同學不贊成愚公移山,認為移山吃力不討好,破壞環境,還不如搬家更合算。 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再組織學生展開深入討論并進行思考,讓學生理解愚公的做法并不適合現在的環境,但其堅韌不拔的毅力值得贊賞和學習。在學完課文后,播放流行歌曲《愚公移山》,具有強大感染力的歌詞,比如:“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彎”“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的是一身肝膽”,這些語句和旋律為學生構建出愚公那神情堅毅的特寫畫面,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認同。特別是最后一句“無路難,開路更難,所以后來的人為你感嘆”畫龍點睛,為合作討論探究的問題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交流平臺,如 Q 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校園網、班級交互平臺等,打破課堂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推薦學生閱讀課外書,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主動探究、爭鳴討論,在思想的碰撞中體會學習的樂趣。適時把平臺上的討論引入課堂。實踐證明,這種交流比課堂更豐富、更自由、更有效。
綜上所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要把握好度,不能流于形式,要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提升課堂內涵,拓展教學內容,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優化師生的互動方式。學生的情感效應能夠在觀察、體驗和感悟音響資料的過程中得以積極形成,由此確保學生對其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