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學 吳長貴
受傳統英語閱讀理論教學和英語標準化應試的影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逐字逐句”的講解方法是普遍存在的教學理念。這種“灌輸性”的教學模式,極度地弱化了初中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以為英語閱讀就是英語詞匯和語法的背誦和翻譯。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特殊性,直接導致了初中生對英語閱讀的認知停留在閱讀材料表層意思的層面上,禁錮了初中生關于英語閱讀的意識和思維。
通過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為研究對象,從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讓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進行創新型策略,學生通過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學習,不僅能提高自身英語知識的學習能力,還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初中英語閱讀中核心素養的內涵既要包括英語學科知識的基本技能,如英語閱讀能力,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英語閱讀的學習思維等,也要包含符合整個社會主流趨勢對英語閱讀的價值觀。結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和教學目標,初中生對英語閱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除了包括單詞、語法、句式等基礎知識的學習,還必須包括聽力、朗讀、書寫等基本技能的學習。初中英語閱讀課程的學習要引導初中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提高他們對英語閱讀課程的興趣,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英語是全球唯一的通用語言,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課程中,必須重視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運用功能。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一詞一句地翻譯的教學模式,這種“搬運式”教學忽略了初中生推斷、質疑、概況等思維活動,也會降低初中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在英語閱讀課堂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閱讀內容進行生活化地設計,將英語閱讀活動與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一方面,拉近初中生與英語閱讀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英語中的生活元素和生活氣息。另一方面,這種課堂活動設計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的關注和熱愛,增加他們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
為了使初中生更好地提升英語交流溝通能力,英語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課堂中根據該堂課程內容設計出形象生動的命題式情境場景。初中生根據自身已經積累的英語知識,圍繞著英語教師制定的命題進行英語交際對話。例如英語老師在進行仁愛八年級下U nit 6 Topic 2 Section C這一部分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們自身的情況,讓他們用英語表述他們自己是怎么去旅游度假的。這種真實環境中的英語交流,能更好地促進初中生將英語詞匯和語法靈活運用到指定情境中,提升他們的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
從教育心理學中能發現,在英語閱讀課堂中融入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初中生的好奇心,能很好地放飛他們在英語閱讀中探索、預測等英語思維,積累英語閱讀中的基礎知識,提升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達到培養他們英語核心素養的目的。例如英語老師在進行仁愛八年級下U nit 8 Topic 2 Section C U niforms這一部分教學時,可以結合課文特點,以“我們該不該穿校服”為主題的辯論賽,這樣能夠激發初中生學習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思維能力,提升英語的各項基本技能和核心素養。另一方面,英語教師還可以利用英語音樂、情景劇、詞匯接龍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上積極地融入英語閱讀的氛圍中,獲取英語閱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綜上所述,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直接影響著他們學習英語的基本技能。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將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與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結合起來,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創新性的活動,精心地設計多變的教學課堂,讓初中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中增加英語基礎知識積累,提升英語基礎技能,形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核心素養,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