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梁燕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桃園中學)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和要求的不斷深入,小學音樂這一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養的課程,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點,他們活潑好動,對于傳統講授式的音樂教學興趣不大,甚至有些逆反。音樂新課標中根據課程目標將九年義務教育9學年分為3個學段,1~2年級為低年級,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老師就要利用學生這種自然嗓音和靈巧形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等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并采用短小有趣的音樂材料,培養學生的音樂熱情。但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為了激發他們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只靠以上方法還遠遠不夠,還要求老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需要,采用一些巧妙的肢體語言,促進學生理解,活躍課堂氣氛,激發他們的興趣。比如,通過眼睛、頭、手、臂、腿、胯、腰等身體各個部位的運動,實現肢體語言的呈現和表達,順利完成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的任務。
下面,通過教學實踐,對肢體語言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育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如下,與大家分享、交流:
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興趣對學生學習任何科目都是一種動力和促進。小學音樂課程雖然相比較語文、數學要輕松、活潑,甚至充滿趣味性,但是對于對音樂一竅不通,且沒有一點音樂知識和認識的小學生來說,要想讓他們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還需要老師在教學中采用一些肢體語言,來激活他們的音樂細胞,讓他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愛上音樂,使他們能主動、積極地參與音樂學習過程,享受音樂,學習音樂。比如,在給學生教學《理發師》這首輕松、愉快的歌曲時,老師先要問問學生知道理發師不,也可以給學生發一些理發師的圖片、理發的圖片等等。在學生對理發師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后,老師就可以運用肢體語言來給學生教學這首歌,如,當唱到“理發店的老爺爺呀,咔嚓,咔嚓;手里拿著一把剪刀,咔嚓,咔嚓”等時,老師應當模擬理發師手拿剪刀替客人剪頭的樣子,引導學生一起模仿理發師給客人剪頭發的樣子等。這樣不但能有效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而且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好動、活潑、缺乏耐心。如果老師在教學中采用傳統說教的教學方法,學生肯定只能被動接受,使音樂課像語文、數學一樣充滿壓力,沒有活力,缺少靈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的發揮,不會在音樂課堂上主動感受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旋律。為此,作為小學音樂老師,要在音樂教學中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的天性,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用肢體語言表達最強烈、最直觀、最形象的教學效果,使學生隨著音樂律動。當然,在音樂課中老師除了要用肢體語言教學,增強學生理解,也要引導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達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充分展現他們歡樂、愉快的心情。比如,在《天堂》這一課的教學中,老師在給學生講解了內容意思之后,和學生一起隨著音樂進行舞蹈,以舞引趣,以舞激情,調動學生人人參與,通過優美的肢體表演,激活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讓學生帶著情感和音樂融為一體,在音樂的陶冶下,促進學生對音樂課的熱愛,讓學生能在音樂課的學習中享受音樂,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提高其音樂的審美能力、感受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和素養,達到對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的預期目標和要求。
音樂的內容本來是豐富多彩的,但老師在教學中如果方法不當,就難免讓音樂課堂與音樂形象顯得單調、乏味,使學生失去學習的熱情。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音樂的豐富性,根據小學生學習的心理需要,借用肢體語言刺激學生的感官,用頭、眼睛、手勢等身體部位的動作,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無論作曲家把樂譜寫得多么詳盡,都無法呈現和記錄音樂運動的內在旋律和微妙變化,更無法記錄下蘊含在音樂中的各種情感和思緒,所以,為了更充分、更飽滿、更生動地呈現音樂,展現音樂的魅力,老師要運用一定的肢體語言或者和學生一起運用肢體語言,就能使學生感受音樂的律動帶來的刺激和興奮,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比如,給學生上《森林狂想曲》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中活潑可愛的各種小動物,引導他們展開豐富的聯想,跟著音樂運動起來,通過肢體語言創造出千姿百態、各式各樣的造型,如獅子、老虎、小猴子、小鳥等等,從而讓學生充分體驗在森林中生活的小動物的心情,感受《森林狂想曲》的優美音樂,促進音樂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結合肢體語言,不但能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調動他們的感官,使學生充分享受音樂、學習音樂,實現肢體語言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和探索。
[1]楊麗.肢體語言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探析[J].貴州教育(半月刊),2006(6).
[2]溫滇.小學音樂教育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可行路徑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