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長長
(甘肅省酒泉市教育局玉門油田分局)
老師與作業,學生與作業,這是一個沉重而又古老的話題?!伴L期以來,我們對教材研究很重視,對教學研究很重視,而對作業研究重視不夠。似乎作業就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課堂教學的鞏固與提高。其實,作業有其獨立的課堂教學價值?;蛘哒f,作業是學科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堉居拢?/p>
那么,教師在教學中該如何給學生布置作業呢?作為教師,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到如何“讓學習真正發生”。一要在具體的作業內容與作業形式中,體現出國家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各個學段應擔負的培養目標、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與發展要求;二是要牢記,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鞏固與延伸,它的目標應清晰具體;三是要考慮在現實環境和條件下,有效作業要真正體現其“效”,擴大其“效”,不能不考慮這些現實需求;四是要有責任使命。社會、國家、民族的未來需求、個人終身發展規劃等也應在具體的作業設計中得到體現。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并總結出:布置作業時,如果老師能做到“六別”,方能寄教育情懷于生命,還學生生命之精彩。
談到老師的臉譜,常給人一種嚴肅刻板的印象,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為人師表的責任,才能體現師道尊嚴的本色。
別讓作業成為教師如此的臉譜,教師的臉應該是陽光燦爛的,仁慈博愛的。學生是活潑的生命體,要培養他們成長、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個性。老師用怎樣的臉譜來影響他們值得每一個教育者深思。
國家教育改革發展至今,教育的核心理念、課程架構、評價方式等已發生了深刻而又巨大的變化,那種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貽誤后人。那種量大、難深、機械的習題型作業布置法,那種面對作業中的問題時老師簡單、粗暴的態度和情緒流露,只能打擊和摧毀學生的自尊心。如此,妄談學生能力的訓練與形成。
讓教育留有溫度是當下熱議的話題。因此,在作業布置時,老師要盡量顯得親和,要更有人情味,別讓學生明顯感覺到強迫性或命令性。此外,老師在作業布置的手段上要有現代氣息,要充分考慮孩子的生活經驗,作業要能反映個性、興趣的層次性、多樣性和靈活性;要符合聲、色、目的感官特點,讓電子、口頭、書面、調查等不同形式的作業交替出現,特別要避免單一的、純知識型的書面作業的長期存在;還要盡可能顧及學科間的關聯和德育滲透,避免機械重復。
有一次,在一個小長假來臨前,我給高二的學生布置了三篇英文報紙閱讀,并要求他們摘抄、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結果,學生齊刷刷地反對、埋怨或憤怒。想到自己整天埋在作業本里批改時的艱辛和用心,我頓時傷心起來,忍不住掉下眼淚。學生見狀,“我們一定完成”,一個個表起決心來。這次事件讓我更加刻骨地認識到:學生已把作業看成是最厭煩、最傷心、最害怕的任務了。于是,我開始反思,并做出作業量、質上的調整,實實在在地讓他們感到負擔減輕了。不久,學生對我的英語課比以前更喜歡了。是的,作業是個繞不過的、沉重而又古老的話題。作為教師,只有進行教學改革,真正將作業負擔減輕了,這種師生關系的“干擾器”才能消失。
一次作業幾乎等同于一次考試,其中的壓力和心理負擔只有學生自己清楚。長年累月壓力不減,恐懼不除,以及習題練習后或是考試后成績不佳帶來的各種負面評價和自我否定,難免給學生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損傷。如果不從根本上、體制上進行改革,學校開設再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是于事無補。是什么把教育徹底地“圈”起來?是什么把學生無情地“圈”起來?毫無疑問,作業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原由。
學生作業完成后,老師的及時批閱和評價非常重要。然而,現實的教學活動中,大部分老師只是草草了事。長此以往,這樣應付的、粗糙的、簡單的評價,完全喪失了教育的情懷,完全將學生對老師的贊美、肯定哪怕是點點指正的渴望之火給澆滅了,也澆滅了教育者自己的尊嚴。筆者親眼目睹過,許多學生在讀到老師傾注了真情的作業批語時那份激動與自豪??梢哉f,這份不自覺間所增加的學習動力,不自覺間所傳達出的情誼,雙方都終身受益,終生難忘。
總之,作業應該是教師精心為孩子準備的一份禮物,它不僅可以傳達出教師對于學業的重視,也傳達出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的責任,體現出教育服務國家、民族發展的神圣使命。
[1](蘇)沙塔洛夫.教育散記[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
[2]丁琳,葉立軍.中美中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比較研究[J].教育探索,2009(1).
[3]沈亞芳,唐維錦.作業要分層設計,分類評價[J].江西教育,1997(5).
[4]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5]劉捷.專業化:挑戰21世紀的教師[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6][蘇]贊可夫.和教師的談話[M].杜殿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