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發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大寺中學)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教學是其他學科思想政治基礎和人才綜合培養不可或缺的理論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受到新教學體制和理念的影響,很多學校在教學過程中都采取了相應的先進措施和應用策略,為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統一做好正確的方向引導和規劃。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學校的教學指導思想還停留在舊的教學機制和思想觀念中。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為例,很多學校和教師沒有重視新課改的教學指標,依然以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流程機制進行刻板的教學內容傳授,來應付教學大綱和政策的要求。受到很多應試教學結構的影響,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指導方法很大程度上都是針對考試內容進行組編和總結的教學方式策略,沒有真正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應用機制。
在當代教學應用中,學生的受教主體地位已經逐漸受到重視。由于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相對成熟的受教思想體系,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體教學的受教優勢和教學平臺角色扮演。但是在這種模式下,也存在著和教師主導地位教學的矛盾沖突[1]。學生過度的學習自主性和教師傳統教學主導作用的慣性,形成鮮明的沖突對比,造成了政治教學課程的嚴重滯后和失效。
受到應試教學習慣的影響,很多高中學校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很多課程設置和教師的教學指導方法都針對教學規章和考試需求進行固化的講解和訓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喪失了思想政治教學的積極性和鉆研動力,最終難以實現思想政治教學的效果。
正確認識傳統教學理念,根據時代特征,參照優秀的教學指導思想,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整體的新教育理念灌輸和思想指導[2],達到新教學理念的全面覆蓋。例如,在教學課堂中放映標準的新課改制度下的教學應用理念和教學效果宣傳片,通過具體案例講解新教學的重要性和教學效果。
針對學生受教主體地位和教師教育主導作用之間的矛盾性,教師應做好專業的具體應用措施,完善教學方案的規劃,實現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統一。例如,在高中政治教學課堂中,首先需要確定教師引導教學內容的主體規范,并且要求學生尊重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其次,在教學內容基礎上,可以放寬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方式、方法,釋放學生的求學意向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對具體問題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討論。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中,可以參考先進的教學方案,對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流程進行整改,從而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設置優秀的教學管理,能夠有效地完成新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中的具體效用。例如,學校可以根據大綱和教學計劃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規范和細分。對優秀的教學方案進行改良,并對具有明顯效果的教學案例進行有效總結和獎勵;實現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消無趣的課堂教學作業;運用游戲活動的形式進行綜合性的學術探討,并倡導學生在課后采用短篇總結的方式。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統一進行了相關分析和討論,目的在于從中總結優化的教學方案,從而為廣大師生提供教學過程中的正確指導和參考,最終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李軍星.論高中教學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6(6):115-118.
[2]龍培林,張秀娜.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探析[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5):60-64.
[3]李樂為,董雙平.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學生主體性缺失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21):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