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超
(甘肅省武威市第十六中學)
學習成績是一個班級的硬實力,而班級文化則是整個班級的軟實力,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抓學生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創新人格更為重要。班級特色文化建設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目標,并通過創新人格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具有班級“品牌”特色的獨有文化。這就需要針對班級學生不同特點、不同特長,圍繞“嘗試體驗、自主創新”理念構建班級文化,同時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讓班級文化更具體驗性、實用性,全面幫助學生自主創新人格的形成。
為了能夠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擬定班級特色文化建設目標,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只有班級文化建設目標和學生年齡特點相契合,才能夠達到培養學生創新人格的目的。而學生年齡特點、愛好正是非常重要的契合點,這樣才能夠通過班級文化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創新人格,僅在班級說教無法達到最終目的,這就需要讓學生養成一個習慣,敢于動手、敢于實踐,這樣不僅能夠促進班級特色文化的形成,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高考壓力,這就需要家長可以支持班級搞一些文化活動,并針對活動內容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道具。同時,培養學生創新人格還需要家長給學生鼓勵,而不是沒日沒夜催促學生學習,只有勞逸結合,學生才能夠全面發展。在特色文化建設上,需要以班級活動為主、思想教育為輔,充分利用自習時間或學生疲憊時間,針對某一個主題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當中放飛思想、敢想敢做,這樣才能夠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樹立自主創新人格。
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文化遺產的瑰寶,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是每一位華夏兒女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可以通過傳統文化來豐富班級文化,并采用傳統文化創新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創新人格。語文教材中往往蘊含著很多傳統文化內容,如文言文、古詩詞等,這就可以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例如以一首詩作為基礎,鼓勵學生進行詩詞再創等,也可以針對一些代表性典籍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豐富學生的頭腦,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將這些古典名著內容應用到日常寫作當中。這樣既可幫助學生提高再創作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其文學素養,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想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學會自主嘗試和自主體驗,體驗作為創新內化和外化的結合點,同樣也是創新認知、創新情感、創新意識、創新行動的結合點。這就需要我們著力創設情景,營造創新氛圍,創造豐富且有含義的生命體驗機會,引導學生在老師、同學、家人互動中獲得創新體驗,例如用一些小點子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幫助父母解決家庭問題等。
開展班級特色文化建設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通過一些親身體驗培養學生自主創新人格,并能夠將創新轉化為生產力。為了能夠放寬學生的創新眼界,班主任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閑暇時間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和家門,到科技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學習,從而打開學生的創新思路,體驗創新的奧秘。同時,可以開展一些宣傳活動,如通過自主創新活動加強“環保生態”宣傳,這樣學生在開展活動中,不僅能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加強對生態環保的認同感,樹立環保意識。
對于中國式家庭來說,孩子在未成家之前多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而這種呵護也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束縛,學生在家庭、學校的管束下“三點一線”的生活,長久養成不思進取的習慣,嚴重影響自主創新人格的養成。這就需要家庭和學校相信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敢想、敢做,勇于實踐、創新,在樹立正確的“三觀”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獨立意識,這樣學生才能夠放飛思想,逐漸形成自主創新人格。
綜上所述,班級特色文化建設作為班級的軟實力,這就需要通過文化建設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創新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開展班級文化活動、社會活動等,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學生以后發展奠定基礎。
[1]楊莉.打造班級活動特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成才,2017(4):11-12.
[2]吳學安.讓多樣化成為教育的主旋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4(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