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毛草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中學)
核心素養是一個較為綜合的概念,一般來說它包括了自主發展的素養、合作創新的素養、互動合作的素養以及邏輯認知的素養。初中物理教學雖然是物理學科的入門教學,但在內容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再加上物理學科本身對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很容易使學生迷茫,喪失信心。而基于核心素養的物理教學可以有效地在情境創設、實驗演示、分組互動以及理性思辨等方面對學生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物理學習,以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享受物理學習的過程,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對物理的鉆研和創新之中,從而成長為一個具備專業知識和優秀素養的綜合性物理人才。
任何學科的學習在開始階段往往就能決定一個學生能否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對初中物理而言,在講述新課的開始階段,如果能用充滿吸引力的方式設置情境導入,則可以迅速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狀態。教師應把握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設置一些小懸念來為物理課堂開個好頭,并且在課程結束時讓學生嘗試自己解決課程開始前提出的這些問題,這樣不僅能鞏固新知識的學習,也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發展的素養。舉例來說,在講述“運動的相對性”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導入在課前設置懸念,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引入知識點,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某飛行員在飛機上發覺自己耳朵邊上有異物,隨手一抓竟然是顆飛行的子彈,大家認為可能嗎?我們什么情況下才能抓住飛行的子彈?”像這樣利用一個疑問式的小故事調動學生探究的心理,并合理地導入“運動的相對性”這一物理知識,最后課程結束時再交由學生解答,如此一來學生便能熟練掌握并應用所學知識。
物理學習離不開實驗探究環節,對教師而言,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應重視實驗情境的運用,通過設計一些實際生活常見且新穎有趣的實驗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舉例來說,在講述“大氣壓強”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入“覆杯實驗”,用一張紙蓋住杯口,將杯子朝下,一旦松手紙張必定掉下來;然后將杯子裝滿水,繼續重復以上操作,松手后杯子里的水并沒有灑出來。利用這個小實驗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心理認知上的沖突,并且為了探明原理而投入到物理學習中來,全身心地跟隨教師的講解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學習。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教學一定不能忽視分組合作的思想,尤其是在實驗探究中更要引導學生動手參與,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合理分組并引導學生加強與同學的交流互動。教師要結合實驗目的提出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在強調嚴格的實驗操作規范的同時,引導學生理性看待分組實驗中的不正常操作和現象,并通過對其思考分析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舉例來說,在講述“物體的質量”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引入“用天平稱物體質量”這一分組實驗,學生在操作時通常會忽視“左物右碼”的原則,教師要及時指出錯誤并提出問題:“當物體和砝碼放錯位置時記錄天平處于平衡狀態下的數據,左盤2個30g砝碼、1個10 g砝碼,游碼讀數為2g,此時能否計算出物體的質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互相合作交流來解決這一問題,最終計算出物體的真實質量,再通過實驗器材進行驗證,發現結果吻合,這樣就能完全理解物體質量的測試過程與計算方法。
良好學習習慣的前提必須是把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式學習,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來獲取物理知識,因此教師先從思想上進行改變,把學生當作教學主體,再通過合適的方法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可以借助思辨型問題來引導學生自己動腦筋,通過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探索相應的物理知識。舉例來說,在講述“氣體液化”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燒開水這一具有思辨性的現象來提出問題:“怎樣才能使燒水壺頂蓋下的小水珠更多呢?”學生圍繞開水壺本身以及溫度等各種因素進行逐一分析,發現沒有明顯的收獲,此時教師往壺蓋上放置一冰塊,發現頂蓋下的小水珠變多了。在學生的驚奇中教師繼續提示,最終得出“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金屬盤會發生更多的液化現象”,學生通過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思考探究,逐漸掌握了學習物理的良好學習習慣。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對于教師的創新能力要求很高,教師應靈活運用情境導入、物理實驗、分組合作以及思辨型問題來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以自主學習的心態、合作交流的方式來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1]王曉明.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滲透核心素養教育[J].新課程(中學),2017(10).
[2]王萬友.基于學生核心素養開展初中物理教學[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11).
[3]林欽,陳峰,宋靜.關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學物理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