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鳳
(長春市九臺區興隆中心學校)
數學教學的目的除了要讓學生學到應有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則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可以從數學的角度去提出問題,進而針對所提出的問題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決。那么要如何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呢?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那么首先就需要讓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就需要有一個民主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營造一個良好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大膽地將自己的疑問說出來。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語言、肢體語言等來鼓勵學生進行提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即使不好也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在民主課堂創建時,教師也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差異性,有些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能力比較弱,對于問題的提出可能是教師已經講解過的,當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教師也要及時進行引導與解答,不能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民主課堂的構建,讓學生敢于提問。
在學生敢于提問的基礎上,就要加強對問題情境的創設,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發現問題,有效地提高提出問題的質量。問題情境的創設,就是教師通過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構建一個情境,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獨立地發現新問題,并將這些問題有效地提出來,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與探究欲的激發,從而獲得更多新的知識。對于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采用游戲情境、故事誘思、演示比較、知識生活化等方式,讓學生在這種輕松的形式下,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密切的聯系,更好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將問題有效地提出來。對于情境的創設,一定要立足教材,結合現實,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鑲嵌內容時,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去準備一些8厘米的正三角形、正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任意形狀和大小相同的三角形等硬卡片圖形。在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拼一拼。然后分小組地讓學生們進行探究,如果有一種正多邊形來進行鑲嵌的話,哪幾種正多邊形可以鑲嵌成一個平面圖案?這時,學生會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正三角形可以鑲嵌成一個平面圖案么?正四邊形呢?正五邊形呢?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一下。最終通過動手操作,學生發現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六邊形能鑲嵌成一個平面圖案,而正五邊形、正八邊形卻不能鑲嵌成一個平面圖案,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而兩種不同的正多邊形又能不能鑲嵌成一個平面圖案呢?有些學生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說明學生們都在進行積極的思考,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學習,學生們最終獲得知識的印象也大大的加深了。
數學教學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通過數學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教材的挖掘,加強對教材的分析,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利用,更好地去對教材中所創設的情境進行觀察。通過對教材所創設的情境的觀察,逐漸學會比較,再通過比較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從而更好地發現其中的差別,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更好地去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進行觀察與比較,從而更好地發現數學問題,提升數學問題,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在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其目的是在提出問題后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通過對所提問題的解決,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提問題的自信心,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生提問題的信心,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的引導。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所提出問題進行思考。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變換視角地進行問題的思考,問題可以從正面提出,也可以從反面或是側面提出,在對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時,教師要對課堂進行良好的把控,對于思想出現偏差的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對于一些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也要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從而引導學生獲得問題的解決方法。
[1]李成貴.論中小學“數學情境與提出問題”的數學學習[J].考試周刊,2017(14):56.
[2]張仲杰.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提出高質量的問題[J].華夏教師,2017(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