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鳳娥
(河南省范縣教師進修學校)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在初中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相對于初中的其他學科來說,化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嘗試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具體化,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由于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學生的原有知識、理解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等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創設教學情境之前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進而根據他們特點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不僅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還要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這樣才可以使他們在相應的情境中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新課標和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教材內容,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教學目標。初中化學教材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其中很多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如鐵的銹蝕、二氧化碳與碳酸飲料等,因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進而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教師創設的生活情境最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這樣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燃燒和滅火”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本節課的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是比較緊密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的現象,如篝火晚會、蠟燭燃燒、燒水、煤氣做飯等,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展示的內容進行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燃燒或滅火現象,并讓他們分析一些燃燒和滅火的條件,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燃燒和滅火的原理,進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化學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人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化學,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化學,化學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醫藥、能源、材料科學、環境保護等社會問題都與化學密切相關,聯系與化學密切的社會生活問題創設學習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關注社會問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決策力。如,用酸雨問題引出硫酸,用水質問題引出硬水及其軟化,用鬼火傳說引出白磷等。
教師在備課時,應對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預測并找到相應地解決方法,同時教師還要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及教學目標等設計一些課堂問題,進而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這樣才可以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使他們獲得成長和提高。例如:在講解“愛護水資源”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一群旅行愛好者要橫穿沙哈拉沙漠,在出發之前他們準備了一些必需品,如指南針、水、食物、地圖、信號彈、衣服等。沙漠中很難尋找到水源,但是帶太多的水又會減慢前進的速度,因此旅行愛好者陷入了深思……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情境進行探究,并讓他們對“該帶多少水”這一個問題進行探究,同時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引導,使他們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進而使他們深入理解教學內容。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利用教材上許多真實、生動、直觀而富有啟發性的實驗情境素材,通過探究活動,學生動手動腦有機結合,全面發展。通過實驗學生還可以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努力地為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實驗情境。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教材中涉及的化學實驗進行分析,掌握實驗的方法和過程,進而更好地進行實驗教學。初中生的實驗能力是比較弱的,加之化學實驗的方法和過程是比較嚴謹的,因此教師需運用多種方法來降低實驗的難度,激發他們的實驗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解“二氧化碳的制取”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實驗情境。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與實驗內容相關的視頻,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展示,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實驗有一個完整的感知,進而使他們掌握實驗的方法,提高他們對實驗的興趣。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認知活動的進行,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嘗試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這樣教師才可以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
[1]張春花.情境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J].新課程(中),2015(6):106-107.
[2]王德志.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J].未來英才,201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