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剛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中學)
現代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社會上更加需要綜合性的人才。通過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僅適用于思想政治,對于其他的科目學習也是十分有效,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探究式教學方法指的是學生自主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方法是比較新穎的一種教學方法,大多數學生來說可能難以接受。但是高中階段是一個處于對世界探索欲望比較強烈的時期,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時期,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學習的氛圍。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確定目標,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探究方向。老師在每一節課之前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最好是與生活相聯系的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新課程改革后,探究方法才開始在一些學校實施,探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利弊,在實施探究方法中盡可能避免弊的一面,發揚有利的一面。
思想政治課程在高中階段是一個比較難懂的科目,很多理論知識復雜難懂,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學習思想政治需要有一定的邏輯能力。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可以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探究式教學方法指的是學生自主探究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從授課主體變為引導學生學習的角色,高中的思想政治課學習本身就具有開放性,如果一開始你對課文的知識不了解,就容易導致教學中探究方法不明確,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會意識到這一點,同時缺乏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對于學生來說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容易碰壁,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不只是教師進行探究,學生之間也要進行一定的探究,只有通過共同的學習和交流,才能夠獲得一個正確的答案。探究一般都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地對課堂紀律進行相應的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很容易開小差的。因此,會造成課堂秩序混亂,使得教學的效率降低。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思想政治課程真正存在的意義。教師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卻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地位。新課程改革后,對教學有了新的要求,由“知識的本位”變為“學生本位”,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引導,同時還要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來,提高學生與教師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我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觀念,還可以運用探究式教學的方法,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公平、公正的課堂環境,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積極地探討思想政治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探究式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比較多,這些理論知識都比較晦澀難懂,如果教師只是根據書本進行教學,學生很難理解。因此,教師應該設置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高中思想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地理解和認識社會。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根據教學的內容來創設教學情境,這種教學方式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選擇”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分組,設計一份理財策劃書,策劃書的內容包括家庭的收入、支出、投資等。設計完后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講述,教師選出最優秀的策劃書,給予相應的獎勵,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切身體驗到了理財投資的理念,讓他們理解學習思想政治的真正意義所在。學習高中思想政治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教師可以利用社會熱點進行教學,把思想政治知識與社會實踐聯系起來。政府的職能、國家制度、相關法律、價值規律等都可以與社會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思想政治知識。
總而言之,在現代化的教育模式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實施探究式教學,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教育實踐的需要。作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學習與研究,逐漸摸索出適合老師和學生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社會更加需要綜合性的人才。思想政治課程是在高中階段一個比較難懂的科目,很多理論知識復雜難懂,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對高中階段的其他課程的學習乃至以后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莫春梅.基于探究式教學模式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研究[J].現代教育化,2017(4).
[2]姜鵬.高中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學中的“紅花”與“綠葉”[J].文史月刊,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