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陳莊鎮中心幼兒園 山東東營 257400)
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見,手部的活動,尤其是手指的精細動作對兒童心智的發展和生活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紙塑活動能帶給幼兒兩個好處:一是可以養成獨自消遣的好習慣,二是可以練習手筋。也就是說,紙塑活動可以使孩子安靜下來,專心致志地干一件事;還可以使他們練出一雙靈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著心靈,這是因為手部肌肉群的訓練有利于大腦的開發。
深入開展幼兒紙塑活動,教師、家長是關鍵。首先在教師們中間進行了如何開展紙塑活動理論學習,讓大家思想達成共識,明白什么是紙塑活動,充分認識到紙塑活動在幼兒中間開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促進幼兒身心發展方面的教育價值。然后我們召開了家長座談會,讓家長們知道什么是紙塑活動,展現在大家面前后,有的家長說:“以前只知道帶孩子去買高檔玩具,玩上幾天就沒興趣了,怎么就沒想起教孩子利用什么中的廢紙,既能鍛煉幼兒的手部肌肉,又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大家一致贊成讓紙塑活動走入幼兒生活,并表示一定全力支持與配合,保證給幼兒創造一定氛圍和空間。
環境是對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它能給幼兒提供便利的活動條件。我們充分利用區域活動這一資源,在區角里面準備好材料,讓幼兒隨時可以操作。教師們為了滿足幼兒的不同發展的需要,還精心設計、籌劃、豐富活動區材料,供幼兒活動時采用。
我們面對的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所處的環境都很優越,再加上個性的差異,有的孩子表現出任性,對自己想做的紙漿霸為已有,不與同伴一起做;有的孩子喜歡做紙漿但是不喜歡收拾桌子;還有的小朋友不愿和大家一起做,總愿意自己完成。這時,老師必須參與正確引導,讓他們學習自己分配角色,相互商量,團結合作,針對上述現象,我們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必須通過合作好才能完成的作品。通過紙塑活動的開展,原來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與同伴友好的相處,幼兒的良好品格,得到有力地促進。
由于紙塑活動以其有趣而又簡單易行深受幼兒的喜愛,它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可玩。由于紙漿課的時間較短,我們主要選擇大型的需要合作的紙塑活動。區域活動選擇小型單一的紙塑作品。
課題實施以來,我們在收集紙塑作品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不斷地溝通交流,架起了家園交流的橋梁。每隔一段時間針對課題實施情況要向家長進行開放展示活動;有版面宣傳(孩子活動照片、教師的活動設計、觀察記錄等),有集體作品,分組作品、家長與孩子的親子作品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一時師生、家長好像一個大家庭融為一體,其樂無窮。原來孩子們回家后不是看電視、練琴就是畫畫、搭積木,自從我們開展紙塑活動以來,有的孩子還把我們作品帶回家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做,有的孩子與鄰居家的小伙伴們一起做,大家的生活變的更加豐富多彩了,充分發揮了紙塑的作用。
當紙漿活動成為我園的一大特色,如何讓家長更深入的了解這一特色,共同提升園本特色,為此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親子活動——紙漿親子制作活動。首先老師向家長們介紹了我園的紙漿特色,并講解了紙漿作品的制作過程。這個活動吸引了家長和幼兒的興趣,默契十足,他們合作制作出了顏色鮮艷、畫面豐富的紙漿作品,有青花瓷、喜羊羊與灰太狼、海底世界等形象逼真的作品,還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親子紙漿作品大賽活動。這樣,使家長和孩子們對紙漿創意活動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時,也增進了親子感情,讓家長與老師的心貼近了,共育的氛圍更濃了,老師的工作也更好開展了。
幼兒教育關鍵在于通過各種活動去激發兒童的天性,促進幼兒整體發展。紙塑活動,是以各種各樣的紙為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活動。紙塑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手指的動。紙塑是兒童十分喜愛的活動之一,是幼兒進行藝術學習創造,滲透多種領域教育的重要途徑。因而,我們選擇開展幼兒紙塑活動研究是順應兒童學習和創造的天性。
紙塑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淵源于民間的美術活動,具有特殊的審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現當地獨特民俗文化風貌,也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紙塑就是對紙的塑造創作,小朋友通過撕、剪塑、拼貼等創作手段做出的簡單而充滿童趣的各種紙制工藝品。開展幼兒紙塑活動的出發點,就是要根據幼兒成長的特點,注重以培養幼兒對紙塑愛好興趣為基礎,以表現幼兒的真實情感為依據,以陶冶豐富的想象力、天真的創造力和樸實的審美素質。在課程設計上,就是要根據上述要求,多創造機會,讓幼兒親自感受實物,多啟迪他們自身的想象,使被動的灌輸性的技能學習,變為主動的積極的學習和感受,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