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青松中學 遼寧沈陽 110101)
高中階段的學生所接觸內容較為抽象,尤其是理科生,在學習中所接觸的內容都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和概括,例如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時候,如果僅僅掌握基本的概念并不能夠熟練的做題,要想從根本上掌握物理知識,就應當加強自身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應對各式各樣的習題。很多學生在剛剛步入高中的時候,認為物理是一門很難的學科,運用單一的思維方式并不能夠掌握,只有懂得如何運用抽象思維分析問題,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為完善現有高中物理教學夯實基礎。
高中階段的學生獨立思維能力較強,具備完善的抽象分析和概括能力,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時候,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抽象分析與概括能力,所謂抽象分析實際上就是將一個事物的本質與非本質區分開,對其本質和屬性進行分析。而概括則是對事物自身的屬性與特征進行概括,兩者并不矛盾。無論學習任何知識點,都應當對其屬性和特征進行細致了解,然后再進行有效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有效的邏輯推理。例如在學習“圓弧”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以鐘擺舉例讓學生觀察,然后引出單擺的運動規律,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也比較受學生的歡迎,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歸納概括能力的培養是抽象思維的先決條件,在學習一個知識點之前必定要懂得如何對歸納和概括,只有掌握了這一點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下一步學習。高中物理教學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有很多,常見的有物理實驗、數學關系推理、物理概念及實際應用。這些都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知識點,也是應當掌握的一部分。在學習新知識點之前,教師一定要對教學體系進行完整規劃,通常情況下都是教師提出問題—安排學生分析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按照這樣的程序來進行教學更有條理性,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在側面輔助學生運用抽象性邏輯思維來考慮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會一些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1]。
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是高中物理學習中應當掌握的基本素質,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對學生概念歸納、抽象思維、知識探究等能力進行培養。這對于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性作用。例如在學習“電阻”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先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電阻絲越粗電阻就越大嗎”?這一問題的提出會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紛紛拿來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有些學生將兩個相同粗細、不同長度的電阻絲放在一起,比較兩者的阻力,而有些學生則選用長短不同、粗細不同的電阻絲進行比較,經過一番討論下來,學生們各有不同的答案,這時候教師對學生們剛剛的實驗進行總結,對學生們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這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認識到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在激發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對物理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2]。
要想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點,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當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理解和關注。有些學生認為抽象思維是一種超越常規的思維,只有好學生才能夠擁有這種思維方式,實際上并非如此,無論是優等生還是普通學生,只要跟得上教師的“步伐”,都能夠掌握這種抽象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常規的想法就是對其中知識點死記硬背,然后將知識點和公式“安”在物理題中,這種常規的做題方法。而抽象思維則是要學生懂得如何走進“概念、公式”,要徹底的明白概念和物理公式所表示的意義,兩者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聯系。任何一個物理公式都隱含著相應的物理關系,“磁生電、電生磁”這一物理現象是較常應用的,學生應當清楚的意識到回路中所產生的電流是因為有了磁場中通量的變化,而回路中的感應電流又產生了感應磁場,只有明白這一道理才能夠捋順因果關系,這對于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具有很大幫助[3]。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時刻持有“想要學、我要學”的心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采用創新式的教學形式,打破傳統的教學規律,注重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會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完善現有的教學體系。
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生學習方法兩者之間有著很大聯系,死板式的教學僅僅能夠讓學生掌握固有的知識,并不具備突破和創新思維能力,而要想更好地完善現有教學體系,激發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就應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入手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懂得如何抽象化思維。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現代化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抽象化思維對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在學習高中物理的時候,不僅僅要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和實驗形式的認識,更要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多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