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臨川區第二保育院 江西臨川 344100)
如何有效地開展“幼小銜接”工作呢?這就是本文將要呈現給大家的內容。
何謂“幼小銜接”?幼兒進入小學前,家長、學校、幼兒所參與的一切活動,皆可視為幫助幼兒銜接幼兒園和小學前后學習生活所需做好的準備。
幼兒進入小學后由于各種原因,會在以下幾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1.自控能力低下,常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隨意插嘴、不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等。
2.自理能力不足,常表現為不能作業按時完成、不會收拾自己的書包、不能管好自己的物品,不善于解決同伴間的糾紛等。
3.書寫能力不佳,常表現為握筆姿勢、書寫姿勢不正確,不會抄寫作業等。
針對以上問題的客觀存在,筆者從幼兒入學前的情感態度準備、生活習慣養成、學習習慣培養三方面淺談“幼小銜接”的有效策略。
1.建立積極的情感態度
針對幼兒入小學后的情感態度,德國的哈克教授曾做過一次調查,有30%-40%的幼兒進入小學一年級后,對小學的學習生活不適應,容易出現厭學、孤僻等現象。這大部分源于忽視入學態度、情感方面的準備。因此,我們要特別重視對幼兒情感態度的培養。
(1)激發良好愿望,提升學習興趣。
愿望和興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關鍵,通過各種手段,讓孩子知道自己馬上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從內心感到自豪,驕傲,自信,具有上進心,期盼上學和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天,產生內驅力。可以帶幼兒參觀小學,直面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 也可以播放小學生的在校生活片段,如小學課間操、升旗儀式等,讓幼兒間接了解小學生活的豐富有趣,進而產生上小學的愿望。
(2)開展相關活動,減輕負擔。
從相對輕松的幼兒園進入有著嚴格作息制度的小學,會面臨很多不適應,我們要提前為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因此,可以設計相關活動幫助幼兒克服不適。如談話活動《小學里的困難有哪些》,引導幼兒了解上小學后可能面對的困難。針對這些困難,我們還可以設計活動《遇到困難有辦法》,組織幼兒共同討論解決困難的辦法。這樣既排除了幼兒的擔憂,又教會幼兒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
(3)統一思想,家園合力。
幼兒上大班了,大多數家長也跟著焦慮起來,爭相給孩子報補習班學拼音、學算數,但很少考慮孩子的心理準備。針對家長普遍存在的“重知識學習、輕心理疏導”片面觀念,要向家長做好宣傳引導,幫助家長正確對待“幼小銜接”。我們可以在開學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小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向家長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育兒經驗,從而改變家長的片面觀念,使家長積極配合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使其終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可見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至關重要。
(1)建立嚴格的作息制度。
建議家長在家給幼兒制定作息時間表,并嚴格參照執行。如準時入園、在約定時間內吃完飯等。教師也要有目的地跟蹤動作較慢的幼兒在園和在家是否同步,有進步時及時表揚。
(2)培養獨立自主生活能力。
開展整理書包、穿衣疊被等生活技能比賽,鍛煉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安排值日生幫忙整理發放餐具、打掃餐桌殘余、整理玩具等。
(3)培養人際交往技能。
提供交往平臺,讓幼兒在同伴交往中發展社會性能力,為入小學做準備。教育幼兒在與人交往中使用禮貌語,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做個有禮有德的好孩子。
(4)培養幼兒責任意識。
讓幼兒學會自己記住學習任務并自主完成。自己犯的錯誤主動承擔,如損壞圖書自己修補、弄傷同伴主動道歉等。在這些過程中培養責任意識,成為有擔當的孩子。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習慣成就一個人,壞的習慣毀掉一個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重要。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契機,逐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良好的傾聽習慣對幼兒的學習非常重要,特別到了小學后,幼兒的學習任務大幅增加,不善于傾聽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幼兒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注意力不持久、愛講話、開小差。因此,我們要著力培養幼兒的自律性,進而讓孩子學會傾聽。可以和幼兒共同商討,制定規則。如上課不隨便插嘴,回答問題先舉手,不發出與課堂活動無關的聲音等。針對孩子的良好表現,教師可以給予及時表揚和適當獎勵。
(2)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
良好閱讀能力有助于幼兒進入小學后閱讀寫作、理解數學題目等。《綱要》也明確指出:“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培養幼兒閱讀興趣:
①創設溫馨舒適的閱讀區環境,讓幼兒樂于走進圖書區,享受閱讀氛圍。
②提供豐富有趣的圖書,讓幼兒喜歡翻閱圖書,產生閱讀興趣。
③提供故事分享平臺,讓幼兒展示閱讀能力,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
(3)培養前書寫能力。
書寫是一種極為精細的技能,但學齡前幼兒神經抑制力差、骨骼、肌肉、手眼協調能力差,不能長久地控制自己的行動或從事細致的作業。因此幼兒園不提倡寫字。但我們要讓孩子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為入小學后寫字做準備。
①鍛煉小肌肉的協調性。如剪紙、捏橡皮泥等。
②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如穿珠子、系鞋帶、繪畫能。
③認識田字格,建立上、下、左、右、里、外等空間方位概念,讓幼兒辨別字形,知道這些字是由許多筆畫構成的。
④進行書寫姿勢訓練,做到:眼離書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胸離課桌一拳。
幼小銜接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小學、幼兒園、家庭四方通力合作,從政策、理論、實踐各方面同步進行 ,非幼兒園一方之力可行。本文僅僅憑初步經驗而談,要解決根本問題仍需做深入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