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 吉林長春 130012)
當今社會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因此就對人才有著更高層次的要求。它不僅需要人們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同時還需要人們有自己獨特的創造意識,例如有創造美,感受美的能力。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之一,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在美術課堂上,美術教師的責任重大,作為美術教師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個性的培養還要對小組之間的團結協作的精神有效發揮出來,使學生具備流暢的思維,進而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內在潛能。雖然,《新課標》中明確了美術的教學目標,但是在現行的美術教育中對創造能力的培養表現的并不是十分的突出,所以如何增加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美術老師應該深思的問題。鑒于此,本人提出了以下三點策略:一正視美術課堂,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二有效發揮欣賞、臨摹的作用,為學生的創造想象奠定基礎;三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拓展學生想象空間。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展不完全的階段,因此他們會更容易接受來自教師的教學刺激,從而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而當今的美術課堂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很多教師認為美術課堂只是教學生畫畫,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能使美術課得到相應的重視,很多美術教師在美術教授過程中都是選一些簡單的圖畫讓學生進行臨摹,致使學生畫的畫相似度高但是沒有創新之處。讓很多一部分有天賦的學生喪失了構圖能力。因此,我認為作為美術教師首先要對美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例如,美術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大家的作品,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添加或者從色彩上做一定的改動, 幫助學生提供相應的創作思路,創作題材,并且學生可以從優秀的繪畫作品中學習作者的創作思路,繪畫技巧和色彩搭配等等。讓學生將創作思路不僅僅局限于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可以大膽的嘗試改變事物的形狀、場景。這樣做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基礎造型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繪畫興趣,讓繪畫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跳躍出來,既能借鑒別人的優點又能增添自己想象,繼而完成一副有創意、有新意的繪畫作品,學生也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高峰體驗。
小學生處于好奇心最為旺盛的階段,因此教師應該把握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美術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例如引導學生關注大自然四季的變化,從季節的交替入手,這可以幫助學生從色彩的角度看待大自然的神奇與絢麗多彩,這極大的符合了小學生探究欲望強烈的心理特點。在條件允許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的帶學生走出校園,讓學生與大自然有親密的接觸,這樣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寫生,在學生寫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進行指導,并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觀察事物。在繪畫過程中,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對色彩方面有很好的感受力,還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表現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要從多方面入手,教師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科是沒有界限的,要學會將各學科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合理的利用音樂、文學作品、視頻錄像等進行創作。
例如在教學生畫山水畫得時候,可以引入水滴的聲音,讓學生閉上眼睛進行想象,可以通過個人發言或者小組合作發言的形式交流分享每個人心中的圖示。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可以相互啟發、相互激勵。教師也可以通過誦讀經典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進一步展開想象,通過經典作品中的優秀語言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思路,讓學生在頭腦中構建一副豐富的表象,然后通過畫筆將構建的圖畫展現在紙張上面。由此可以看出,學科的整合不僅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其次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與整合使學生在美術方面的思維、想象能力都得到了相應改善;相應的,美術中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在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這也就說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因此它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相互協作、相互配合中完成的。這對美術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美術教師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經驗適當的調整教學方法,切實的為學生的創造能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學生將創造思維得到最大化的開發。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3]張法.中國藝術——歷程與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許平.關于中小學美術課程及創新教育的思考[J].中國美術教育.2008.02
[5]翟姍姍.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特征及培養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