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秋瑾小學 浙江紹興 312046)
1.小學數學作業分為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有效的、高質量的作業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數量、內容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作業數量多而不精
現如今,大多數教師為了應對各種考試和提高升學率,對學生采取題海戰術,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考慮學生能否做完、會不會做,就讓學生大量去做題,講求他們認為的多多益善。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繁多的數學作業不僅不能起到提高和鞏固學習成績的效果,還會反其道而行之,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會對這門課程產生厭惡感,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作業內容相對統一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很多教師也都是主要依靠教材來給學生布置作業,注重班級總體基礎知識的學習,所以內容也習慣于統一,學生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發揮不到主體的作用。不同的學生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需要進一步的理解,有的學生需要更多的擴展,所以統一的作業內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起不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3)作業形式比較單一
長久以來,小學生的數學作業基本上都是做做課后的練習題和練習冊,或者是抄寫幾遍課本中的數學公式,抄抄算算,口算練習等等,成為了一種機械呆板的訓練。諸如此類的單一的作業形式抹殺了學習做作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造成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僵化。作業本來就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并不僅僅局限于書面的形式,但是,傳統的數學作業幾乎都只是局限于書面作業,形式過于單一,很少有其他形式的作業出現。
2.教師對小學生所做數學作業的評價是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有效的作業評價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我們目前的小學數學作業評價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評價方式陳舊單一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評價的方式就是批改一下學生做的作業,找出學生做錯的題目打上錯號,最后給定一個分數或者寫上單一的“優、良、中、差”等級,基本上就是一種單向的交流,缺乏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不管學習的內容有多新穎,學習的工具有多么先進,如果還是采用陳舊、單一的老一套作業評價機制的話,學習的數學內容的價值也就體現不出來了。
(2)評價標準絕對化
新課標要求下,作業的評價也要有一個相應的標準。傳統觀念下的作業批改,無論什么類型的作業都采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不管學生的基礎如何,都采取單一化的評價方式,太過于絕對化。有的教師往往只根據學生對于書面題目的對錯來評判他們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在其他方面學到的技能,沒有考慮到評價的激勵功能。
(3)評價缺乏人文性
傳統作業的評價,在求客觀公正的同時,卻也嚴重缺乏人文性,僅僅只是在批改對錯、打分評級,沒有把作業評價當成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的活動,考慮不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長此以往,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只會逐漸消失,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而作業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也變成了一種負擔,不利于學生學習。
1.豐富作業形式和內容
作業的設計除了要能夠鞏固基礎知識之外,還要能夠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引發學生進一步的思考,真正做到鞏固提升、啟思益智的效果。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的時候,要摒棄以往的傳統觀念,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了書面形式的作業,還可以設計實踐性的作業,在實踐與生活中學習數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有進一步地提升。比如,在生活中,引領學生關注市場上每種水果的價格,在進行消費的過程中,讓學生挑選所有價格加起來滿足某個特定價錢的水果:蘋果3元每斤,草莓5元每斤,橘子4元每斤,桃子的價格是2元每斤,還有芒果6元每斤,問如果你有20元錢你可以買哪些水果?各多少斤?練習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對數字的敏感程度。
2.完善作業評價機制
在評價形式上,教師要突破以往單一的、陳舊的、單方面的評價,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注重評價的激勵功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差異性,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評價作業并不僅僅是寫個分數就完事了,而是應該及時地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抓住學生思想的動態,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評價,既要定量評價,也要定性評價。在采取以往分數評價的基礎上,也關注學生對于其他方面的掌握和能力,可以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在評價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在班級內建立一個互評小組,小組內各成員相互進行評價,比如一個小組六個人,每個人輪流當組長,記錄組員這一天的各種行為,按時完成作業,加一分或者獎勵一個小紅花,否則就扣一分,上課積極答題一次加一分,勇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加一分等等。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態度和情感,還能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
小學數學作業及對其的評價,并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等級或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作業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利用評價的結果增加對學生的鼓勵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自己在某個階段的不足,改進數學學習的方法。要想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還要進一步落實好數學作業與評價的改革工作,在數學作業方面,強化內容的精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布置作業,豐富作業的形式;在作業的評價方面,教師要削弱評價的甄別功能,真正理解作業評價的意義,實現評價的多元化發展。
[1]陳雨.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多元化設計的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3-05-01.
[2]張慶新.改革小學數學作業評價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J].中華少年,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