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蒙古族初級中學 內蒙古烏蘭浩特 137400)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英語詞匯不但數量大,而且更新變化速度極其快。這“源頭活水”也便成了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最大的“路障”。初中階段經常出現因詞匯掌握困難,久而久之喪失英語學習興趣和信心,最終幾乎放棄英語的“弱勢群體”。如何進行“道路清障”逐漸成為提高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下面是結合本人從教多年詞匯學習和教學的幾點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1.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本領
教會學生音標、拼讀規則,以及查詞典,查資料等策略,讓學生掌握終身學習英語的本領。我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新授單詞時特別注意學生的發音,及時指正糾錯。鼓勵學生多聽多模仿,多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注意幫助學生學習詞匯的一些策略的運用,鼓勵學生自主積累詞匯,改變詞匯教學中學生被動地位。其實,在學生掌握了語音知識后,教師完全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先認讀單詞,然后幫助他們解決個別單詞的認讀,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提高學生學詞匯的積極性。
2.根據音形結合、構詞法等科學規律記憶單詞
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加強記憶,教師適當適時引導即可。利用拼讀規律和聯想記憶單詞;利用派生詞、合成詞、縮略詞、轉化詞等,歸納、總結、歸類詞匯.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歸納,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訓練他們的科學記憶和聯想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教師”。魯迅先生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直觀教具的使用恰恰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他們才會滿懷激情的學,才不會感到記憶單詞的枯燥。要想讓學生保持持久的興趣,教師一定要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1.制作直觀教具教詞匯
直觀教具不僅形象、生動地展示詞匯,而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詞匯記憶。在講外研版七年級上冊Starter Module3Unit1What’s this in English?這一課時,我就讓班級里擅長畫畫的同學提前畫好玫瑰花、卡通貓、狗、鳥的圖片(背面附上帶四線格的單詞)課上用。此外,實物、玩具、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甚至手勢、動作、表情等肢體語言都是反復呈現新詞匯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極佳手段。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詞匯
多媒體進入課堂為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它的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為學生創造一個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腦、眼、口、耳、手并用,想、看、聽、說、記結合,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見證高效。在講九年級Module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1的時候,我播放了巨人之路、維多利亞大瀑布、秦始皇兵馬俑的相關視頻,學生們看得瞠目結舌,嘆為觀止!世界奇觀的磅礴氣勢、鬼斧神工足以讓學生們書寫單詞的時候“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3.小組競賽、游戲教學詞匯
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使用小組教學法。每個小組6人,按分數段每組編號為1號至6號,1號為組長,2號為副組長,組長和副組長各負其責,每組3號為記分員(一組的3號記二組得分,二組的3號記三組得分以此類推。)每堂課盡量設計與教學相關的教學游戲或競賽,集智力、活動和競爭于一身,實現教學詞匯多樣化、趣味化并競賽化。例如:有時為了增強學生記憶單詞的興趣,我設計word puzzle ,搶答正確小組加分;有時為了增強詞匯閱讀能力,各小組派代表PK。總分10分,錯一詞扣0.5分,看哪個小組讀得正確得分多;有時為了增強詞匯綜合運用能力,做習題PK。總分10分,看哪個小組組內合作高質高效;有時為了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設計難度相對較小的詞匯拼寫競賽;有時為了考驗尖子生課外詞匯積累情況,多媒體展示一些做題時遇到過的生詞課堂PK......各種形式的游戲、趣味十足的word puzzle、競爭激烈的PK、以及歌曲、諺語、成語、格言、繞口令、笑話等等都令同學們樂在其中又在樂中有所學。
課程標準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各種語言知識的呈現和學習都應從語言使用的角度出發,通過創設具體語境并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為學生提升“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務。
所以我經常在課上、課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用英語解決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就是鼓勵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另外,詞匯教學不宜脫離句和文,孤立地讓學生讀、譯、背詞匯表。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將所學詞匯運用到句中、對話中、短文中提高重現率,強化記憶。
在課堂情境的創設中,教師扮演著編劇和導演的角色。教師精心設計真實情境,讓真實的生活情境走進課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加快建立學生與英語詞匯的連接,更有益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 其根本在于交流。語言如果脫離了一定的情境, 就難以恰當地表述, 難以發揮其表達和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真實的語言環境, 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力爭將真實生活引入教學。如,在教“購物”這一內容時,可將學生分成組,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即售貨員、顧客、旁白等,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 進行語言實踐, 從而將枯燥的內容融入到有趣的情景教學之中, 寓教于樂。
以上是本人的幾點教學經驗,希望能提供給廣大的一線教師些許的幫助。讓我們一起努力,不忘初心,做“幫助學生織網”的人,做學生英語學習的引路人。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