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店子鎮辛朱學區中心小學 山東濱州 256600)
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國學校教育的一項基本任務,它是直接關系到我國未來一代的建設者的精神面貌的大問題。在開設的教育課程課中,思想品德課主要擔負起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任務。
葉圣陶先生曾這樣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句話非常精辟。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讀書很重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優秀的品德更為重要。我認為課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通過課堂實施思想品德教育有其獨特的優勢。
第一,品德與社會課堂上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如要求學生穿戴整潔、搞好衛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上課起立問老師好、回答問題舉手立正站好、遵守課堂規則等又滲透著禮儀紀律教育,可以培養好的行為習慣;上課前,要求學生查工具書,看課后練習,認真閱讀教科書,做好課前預習,這樣在學習中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也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自強的意識。這些良好的習慣正是形成優良道德品質的基礎,是教書和進行學科思想品德教育滲透的前提和保證,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二,品德與社會課課堂傳授的各科教材知識本身就凝聚著人們的智慧和靈感,閃爍著思想品德素材的光芒,對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完美的個性,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它課堂也輔助進行教育。如語文教材中選入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它們不僅啟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德行,而且讀來賞心悅目,情感激蕩,長期熏陶,會對生活充滿希望,會追求陽光,會走向更加健康的思想殿堂。歷史教材讓學生了解我國也曾經有光輝燦爛的文化、發達的科技、遼闊的疆域,曾經也是象美國一樣的強國,現在我們又迎頭趕上了世界強國、大國,從而增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體育教師在日常的體育教學工作中, 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體質、意志、競爭意識的培養, 寓德育于體育之中……
第三,將品德與社會教育寓于各科知識,貫穿于課堂,品德與社會教育顯得生動具體、形象可感,比干枯乏味的說教更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也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如在數學課中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好習慣; 語文課上有關熱愛祖國、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詩歌散文,要求學生背誦并談自己的感受;音樂課上,在音樂欣賞、歌詞內容、創作背景中讓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文明禮儀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四,品德與社會教育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程,有其長期性和層次性,而課堂的思想品德教育貴在日積月累,不會提過急過高的要求和強加于學生的說教,而側重于潛移默化的熏陶。[論文格式]
第五,在品德與社會課堂中實施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興趣、愛好、恒心和毅力,為學習提供不竭的動力,理想、信念又為學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揚起風帆。而知識的積累又為塑造更完美的品質提供了條件。這樣,教書與育人便更相得益彰、互相補充,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所以說,品德與社會課堂應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
教材既是知識的載體,又是思想品德素材的載體。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提高課堂思想品德教育的份量,這也是課堂教育的基礎。各科教材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如思想政治課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等,使學生懂得了許多道理,明白了好多事理。在數理化生等課中要求學生分析推理,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了解現象發生的原因和條件,做好實驗小結。
這不僅告訴學生科學的知識,還讓學生弄清知識產生的過程,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在科技活動中要求學生采取觀察思考、動手制作、分析討論等基本活動形式,逐步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創新精神,培養他們善于動腦動手的能力。再如語文課教材更是一座思想品德教育的富礦,在教材中充滿了古今仁人志士的豪情和壯舉、錦繡文章和革命事跡。如果用心努力挖掘,就能夠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使他們受到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熏陶,陶冶他們的情操,養成他們的高尚品德。所以,教師不只為了傳授知識,還要善于捕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的閃光點來點燃學生“求知識、學做人”的火焰,培養品質優良的新型知識人才。
愛因斯坦說:“無論多么好的食物,強迫吃下去是不行的。”課堂教學同樣不能強加于人。教師要善于把握契機,激發學生情感,并把他們轉化為道德感,內化為道德品質。比如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課,如果教師在上課時適當地加以點撥和引導,就會使學生一方面受到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而且會懂得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以后會更加珍惜,發奮學習。在課堂教學當中注意把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和知識點有機結合起來,既便于傳授知識,又強化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總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本”。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 他們肩負著國家興亡與民族榮辱的重任, 培養學生高尚的價值觀、人生觀, 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 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以課堂為主陣地,在科學中達到“春風化雨,無聲勝似有聲”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全面實施思想品德教育,既符合其長期性的特點,又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知識水平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