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 吉林長春 130012)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與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密不可分。而作文是語文學科中的最為重要的板塊之一,它也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下面將以作文的特點為基礎,闡釋作文的本質與基本規律。
眾所周知,語文是人類溝通交流的橋梁,學好語文不僅可以為學好其他學科墊定文化基礎,同時也可以幫人們建立起良好的交際關系。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都有其自身的規律,而它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
有的時候,面對生活的苦惱或者人生的喜悅,人們往往想要想將自己的生活、情感、經歷、想象等等通過某種完美的形式表達出來,于是作文就成為了人類表達情感的途徑之一,它承載著人的思想和感情,這就是作文的第一大心理基礎:人類的精神需要,它是有意識的創作活動的開端。只有人類發自內心的想要表達傾述的時候,就會作出相應的思考并隨之得出一系列作文的方法和技術,繼而將自己的感悟寫出來,經過整理、完善、修改成為一篇完整的文章。而在當下初中作文教學中,正是缺乏了這樣的一種寫作欲望,所以就出現了學生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動筆等一系列厭學的情況發生根據初中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看,作文教學首先要解決的是寫作欲望的培養問題,即作文興趣的培養,這就是葉圣陶先生所說的作文寫作的第二大心理基礎。[2]這兩大心理基礎支撐了葉圣陶先生作文教學思想的整個脈絡,是其作文教學思想中最本質的內涵。
作文教育的實質就是主人公心理活動的記述與情境再現。所以,作為教師要學會幫助學生把握作文素材的來源。
1.回歸生活實際,把握素材來源
作為一名初中教師,尤其是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做到以學生發展為本,幫助學生勤于思考,敢于想象。初中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完全,他們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還尚未形成,此階段正是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同時指導學生正確的思考,對作文的素材有正確的認識,盡可能來源于個人的生活和思想。不要遠離自己的生活實際,教師不能為了得高分就要求學生背誦優秀文章和寫作框架,這樣不僅不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效率,也錯過了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最佳階段。
2.著眼于寫作目的,打破傳統命題方式
葉老的作文教學思想中也明確提出了要立足于“應需” 。“應需”就是要把練習作文當做人生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為了考試而學必修內容,要學會利用作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表達自己的想法,由自己來決定表達的內容和表達的方式。
傳統的作文教學相對而言較為保守,在命題上有很多的不足,常常是脫離生活實際,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但是命題作文又是當下的作文熱點,所以如果教師能過擬出醫學學生有話說,有內容可寫,有感情可抒的作文題目,那么就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命題可以從多個原則出發,例如:個性化、社會性、生活性、人文性等,這恰好也符合初中語文教師的命題方式。由此可見,命題應于社會發展同步,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語文教師,恰好具有發現社會新動態的膽識與見解,善于捕捉社會的新變化、新特點。如:教師可以從時事熱點的出發,擬出相應的題目幫助學生思考問題,抒發情感,如《飄雪的冬天》、《終身難忘的5.12》。
3.增加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初中生屬于懵懂的、好奇心極強的年紀,所以要想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該經常組織一些課外活動,例如:欣賞美文、自創話劇表演、開展作文競賽等,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辦班刊,讓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抒發各種情感,隨想,幫助學生增加寫作的熱情,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隨想了解他們的生活動態,內心所想。適當的在隨想后面加上激勵的評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可。幫助學生意識到作文可以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復雜的修辭方法,只要將作文中最樸實,最真情的一面保留下來,真正的做到達到心口相依的最佳狀態。
當然,葉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學思想遠遠不止這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葉圣陶先生極為看重的。比如他一直主張學習語文就要勤于思考,樂于閱讀,認真學字,好好說話的良好習慣。他強調教師要從小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只要是看過的,覺得好玩的,覺得有趣的就記,哪怕些短短的幾句話,只要實事求是,源于生活實際的就可以。[4]令人欣喜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中學語文教師開始重視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多思考,多練習,慢慢的提高寫作水平。文章寫完不怕有錯誤,有遺漏,只要有耐心的反復推敲文章慢慢會完善起來,最后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所以,葉圣陶先生對語文老師的過于精細的批改作文是持極其反對的態度,他認為修改作文是學生的事情,教師的“代勞”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反倒會延誤學生修改作文的進度。[5]
因此,他一直提倡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教師只要適當的給予點撥和啟發就足以。從此可以看出,葉圣陶先生的這些見解對今天的作文教學仍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欒竹民.英國的作文教學[J].中學語文.1984.1
[3]葉圣陶著.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編.葉圣陶集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
[4]臧茂松.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研討會在徐州召開[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0.7
[5]彭小明.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略論[J].現代語文(理論研究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