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教師進修學校 廣東惠州 516001)
教育教學的改革不斷的深入,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當中的運用越來越重要。信息技術與各個學科之間的有效融合,不僅僅給學科教學提供了技術支持,更使得學科教學模式出現了極大的改變,通過構建網絡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科教學的高效率。
在學科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能夠有效的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實現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關鍵是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能夠獲得學科知識的途徑,幫助學生構建出學科知識體系。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到能夠將教學整合的規律以及策略和教學的整合方式進行充分的利用,使其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而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融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融合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改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信息技術通過與學科知識繼續擰整合,使得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通過在信息平臺當中進行交流,實現自主合作學習,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探究。由此可見,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對于學科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首先,部分教師為了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將大量的課前時間花費在了制作課件當中,導致備課的時間被壓縮,使得課堂教學效率降低。有些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并不熟練,但是為了讓課堂內容變得更為豐富,硬是花費了非常多的精力制作出精美的課件,但是課件在課堂當中使用的時間只有幾分鐘,使得多媒體課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并且學生容易被課件當中過于精美的圖片以及動畫特效吸引,反而導致學生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知識講解當中,起到了反效果[1]。
其次,出現了教師讓信息技術包辦教學的現象,忽視了傳統教學手段的應用,沒有將傳統教學手段與信息技術相融合。調查中發現,有些教師因為信息技術的方便快捷,甚至將板書也交由電腦來完成。課堂教學并不是既定不變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會出現很多靈感,隨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課堂當中也要不斷的對教學進行調整,如果全部都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那么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需要進行調整,就無法對已經制作好的課件進行添加修改,從而使得教師的個人風格以及魅力不能夠展現出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最后,濫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給學科教學方式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教師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對網絡資源的利用,網絡資源非常的龐大繁雜,教師對網絡資源進行濫用就會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被束縛,降低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自主理解學習,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夠靈活的對學科知識進行利用。
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教師再利用信息技術的時候,要合理科學的對其進行運用,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從而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的融合。具體的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讓信息技術成為教學資源的后備庫
信息技術在與學科教學進行融合的時候,可以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資源內的后備庫進行使用。網絡信息資源非常的豐富,教師可以將其中與教學資源相符合的內容進行刪選,作為擴展知識方面的儲備。例如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進行融合,在語文教材當中對課文的背景知識介紹的比較少,尤其是是一些名人事跡以及重大歷史事件等,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相關內容的收集,例如圖片視頻以音頻等,將其作為擴展知識對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2]。
2.讓信息技術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
課堂是有限的,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時間上,信息技術可以打破時間以及空間上的限制,提高課堂的效率。例如信息技術與地理學科進行融合,地理學科在進行地球經緯度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將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樣子進行展示,然后在此基礎上添加經緯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科學知識進行搜索,觀看科學視頻以增加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的積極性。
3.讓信息技術展現更真實的畫面。
教材當中主要對知識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對一些歷史事件以及重大改變更多的是通過文字來進行描述的,教師通過口述講解也不能夠讓學生產生實感,這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增加學生的共鳴[3]。例如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進行結合,教師在對中國在近代史進行講解的時候,就可以使用當時的記錄視頻以及圖片增加學生的真實感,能過深刻的感受到當時中國所受到的屈辱,如在對近代史當中《辛丑條約》這節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圖片展示當時的文件記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徹底的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通過一些圖片視頻,教師可以對著一意義進行加深講解,從而增加學生對這一條約簽訂帶來的后果有著更深刻的印象,加深學生的對歷史事件的真實感。
信息技術為學科教學模式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在學科教學當中科學合理的是有信息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擴展學生高的知識儲備,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還能夠幫助學生在課下進行知識的繼續學習,通過自主搜索學科內容進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提高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能力。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方式還有許多,教師在進行學科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合理的對信息技術進行運用,引導學生對學科資源進行選擇,培養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
[1]冉思豪.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探討[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28):111-111.
[2]張旭川,仲環林.再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J].新課程(下),2017(2).
[3]楊立喜,王杰.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整合的應用研究[J].神州,2017(8):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