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2016級高二(一)班 山東肥城 271600)
地理是人類最古老的學科之一。地理學的研究范同很廣,俗話說得好:“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空氣。”也就是說,大到宇宙空間,小到一個區域等等,都是地理學的研究范圍。地理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在生活中學到許多有用的地理知識;反過來,我們還可以運用所學的地理學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
在開始學習前,一定要先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問問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地理?學習了地理知識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究竟能有什么幫助?
自古以來,天和地對人類而言就是那么的神秘。經過千百年來人類不斷地探索,已經給地理這一學科編制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學習體系來方便后人的學習了解。地理知識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如何辨別方向,如何看懂地圖,遇到自然災害時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等等問題,也許會感覺這些不過是一些生活常識,但是常識中也是蘊含著科學理念的。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心里清楚,學好地理會對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幫助。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學習地理的意義,就需要老師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要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多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時刻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是可以學以致用的,并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的。
無論是什么學科,興趣是永遠排在第一位的。因為只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你才會積極思考。怎樣才會愛學、樂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知識感興趣,才會愛學、樂學。因此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鼓勵自己熱愛它,主動學習它,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地理知識是自然與社會有機結合,地理課只有回歸自然,走向社會,才會產生持久的興趣。
地理學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地理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在生活中學到許多有用的地理知識。
如自然地理中的第一章第三節講地球的運動,地球自轉和公轉所產生的地理意義中,晝夜交替、地方時、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會產生偏移是地球自轉所產生的地理意義,那么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以及四季和五帶是地球公轉所產生的地理意義。同學們要記住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就可以聯系實際的記了。就我們北半球來說,由春分日到夏至日是晝長夜短。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由夏至日到秋分日是晝長夜短,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由秋分日到冬至日是晝短夜長,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由冬至日到第二年的春分日是晝短夜長,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最后回到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圖上,凡是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就晝長夜短:凡是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就晝短夜長;凡是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各地就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凡是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各地就晝越來越短,夜越來越長。這樣聯系實際的記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就很容易記了。
上面是聯系實際地記住一些地理知識和地理規律,還有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一些地理知識和地理規律。比如我們要買房子,為了老人住上方便,想買套一層的房子,還想要采光條件好一些,那么最佳的看房時間是什么時候呢?這就要用到地理上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規律這一知識點了。就拿太原市來說,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只要冬至日那天一層的房間有光照條件,其他時間就會有光照條件。所以我們就可以選擇在冬至日這天去看房。同樣,其它城市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樣的話,樓房設計者就必須遵循這一地理規律來計算兩棟樓房之間的間距,間距太小就沒有光照了。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在這兒就不一一例舉了。
所以說地理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理論聯系實踐,并能將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運用,活學活用,從而解決實際問題。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于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于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于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列舉幾種記憶地圖方法:
1.豐富聯想,詞圖對照
把抽象的地圖符號化作具體物象激發聯想,如柴達木盆地區域圖有礦區,有鐵路,編成“冷湖向東把魚(魚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錫山(錫鐵山)下,揮汗(察爾汗)砍得格爾木,火車東運到茶卡”,一邊看圖一邊誦詞,很快就能記住這部分圖。
2.要點精減,信號提示
(1)以示意圖為基礎,先易后難,如鐵路采取干線為本,樞紐填準,變曲為直的辦法,就易掌握。(2)用單色筆和多色彩筆勾畫插圖,然后再和地圖冊對照。這樣先看“黑白”后看“彩電”,可起突出重點,互相彌補作用。(3)對難記內容進行強化,揭示區域圖的關鍵點,如水電站應畫在水庫的上游還是下游?基爾運河是在國界上通過嗎?石太線的中點是哪個礦區等等。(4)抓住文字特征,簡化信號。(5)閱圖憶文,看文思圖
3.人為設圖,圖形賦意
為使圖像內地理事物的相互區位關系更加明確,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為設計的幾何框架之內。如長江三角洲工業區,可在圖上將無錫、蘇州、宜興、湖州圍繞太湖連成一側立的梯形;說明英國五大城市位置采用金線穿珠的辦法,將利物浦、曼徹斯特、謝菲爾德、伯明翰、倫敦用反“S”形穿起來說明英國五大城市位置。又如:澳大利亞東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構成“三星式”;還可將圖形作形象說明,例如用“Y”表示波羅的海的外形等。
地理的學習方法是多樣的。學好地理,必須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只有平時注意對地理現象的觀察,把握地理現象發展的規律,才能不斷積累有關的地理知識。只要留心身邊地理環境的變化,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識去解釋身邊的地理現象,從身邊的地理現象中去發現地理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才能真正學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自己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