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 吉林長春 130012)
最近有幸讀到一本書——《哈佛大學教育學院訓練課》。讀罷此書,方才醒悟,書中明確提出的問題:思考比教學內容更重要。怎樣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呢?這是當今社會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
當今經濟迅速發展,不可否認給我們的物質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隨之而來也給人們帶來不少負面影響,商品經濟發展迅猛,很多東西成了人們眼中的快消品,這其中,就包括國民的基礎……教育。在國內,應試教育政治教育已經很殘酷的磨滅了人的理想,似乎一張考卷就能決定人的一輩子,我們在不同的聲音中不斷努力,努力想要考高分,想要去好學校,為了這些,我埋頭苦學,可是我們是否曾駐足,是否去想一想,我們要的,到底是什么?不僅僅看看路邊美麗的風景,更要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的東西,并為之努力。如果沒有一個方向,只是為了努力而努力,為了高分而努力,那么我們的教育和機器又有什么區別呢?
誠然,人非圣賢,一般一個人很難在人生的開始就知道自己的方向,就很明確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總有自己所喜歡、所擅長的東西,玆以為,努力并不斷的糾正自己的方向,我們在自己人生目標和方向上要進行很多次選擇,并不能一次性的決定自己人生和未來,那么我們就停止努力了嗎?不,努力還是要繼續的!那么現在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在知曉方向的前提下為之努力,為之拼搏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急需解決的。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四處奔波,為了生活和理想不停的忙碌,可是最終一無所獲,這重要的原因并非他不努力,更多的是方向上選擇的錯誤,而更重要的是,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方向的上的選擇性錯誤,結果很可能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無關緊要的事上。而在失敗的時候,還在怨天尤人,感嘆老天不公。我相信,很多人曾經也會和這個人一樣,有過困惑、有過迷茫。當你發現覺得上天對自己不公平的時候,在忙碌了一天后,洗去一身疲憊,在床榻上不妨思索一下:真的是不公平嗎?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努力的方向真的對么?答案也許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和未來。
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是孩子在啟蒙階段最重要的環節。我們不妨就學習一下哈佛大學,將孩子思考的過程重視起來,充分深度挖掘孩子真正的興趣點和感興趣的東西。人們總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連我們老師都不能為孩子找到適合他們最好的老師,那我們還能夠稱得上老師這個神圣的名稱么?
我曾教過的一個孩子周小成,在我上學期教繪畫課的時候,他總是一副自由散漫的樣子,在其他課堂上他也比別的孩子慢半拍,學習成績在班級也與其他同學相差甚遠,他很不自信,好像在他心里已經對自己自我放棄了。但在手工制作的時候,他總是用自己的思想將作品精細認真地展現出來。他也很喜歡畫魚和恐龍,不管我講了什么內容,他總是能將魚和恐龍恰當的融入到其中,起初,他的魚和恐龍畫的并不好看,為了鼓勵他,我總是交給他不同的畫法,慢慢的,小成越畫越熟練,畫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姿勢也越來越豐富。一開始,小成很怕我,好像以為我會批評他,看到他有些怯懦的眼神,我報以微笑并進行手工的深層次指導,慢慢的,他開始主動跟我說話,主動問我問題,在課堂上,也比其他人更加積極。如今他的美術水平已經超出同齡人好多。后來我還問了其他老師,他在其他學科,也比以前要更加積極,更加努力。
我想這個孩子是聰明的,他做了自己喜歡的事,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向,并且也肯為之努力。我想連一個孩子都可以做到這樣,那我們老師是不是也應該好好思考了呢?
也許你在一開始并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怎樣的,并沒有打算好給自己怎樣一個人生,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標該定位在哪里,那么就順從自己的喜好吧,若是你偏愛的東西,你一定會有興趣深入探究,也許你會發現,平凡的你竟是在這一方面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卓越的表現,曾在《邏輯思維》這一節目中看到一期講述成功人士的內容,讓我深有體會,其中大部分人都選擇了自己所喜愛的事情去從事,并且獲得了成功,所以他們在玩的樂趣中也可以獲得成功。節目結尾說了一句話:不以天賦為導向的努力都是耍流氓。所以做你所愛的事,投入你的精力,只有你的方向選擇正確了,你的努力才是值得的。
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談到他成功的經驗時說:“從容思考,從速實行,方向永遠比努力更重要。”看來,當眼前的路不適合你的時候,適時轉向,尋找另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樣的話,你的人生才能輕裝上陣,才能真正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來,也才能真正走得比別人遠,看見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望與各位老師同學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