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縣長橋中心學校 黃素云
作為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到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何表現呢,它帶給了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更大動力,還是對他們來說又是一次不考慮他們感受的無用改革呢?我們想要揭開答案,就需要對此進行改革效果收集和分析。先來看看閱讀教學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和不足。
作為一個教改嘗試,必定是有好處和不足的。我們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存在的不足收集了幾點。主要表現有:教學目標不夠明確;閱讀教學策略沒有建立體系,缺乏教育改革的整體性;沒有轉換角色,教師展開教學時,依舊以學生閱讀為主;沒有一個階段性的教學教育重心的區別對待,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個性化;沒有一套完整的閱讀教學的統計機制和糾錯機制,教師在進行評價工作中,具有較大的主觀意識,缺乏公平性。
針對存在的幾點問題,我在此談幾點看法。首先,應該對教學對象的階段性做個良好的劃分,比如說三年級以下學生的學習任務和策略與三年級以上學生的學習任務與策略的不同的劃分,一定要參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等相關的資料,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制定一個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法。其次,要有階段性和對象反應的反饋信息收集機制,做到擁有及時調整和快速改變閱讀教學方式、方法的好系統。最后,要將閱讀教學內容細致化,多用心、用時間來抓閱讀能力;同時要兼顧正確的閱讀方式和重心重點的引導,比如,確定精讀和泛讀范圍等。
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教改的主旨里,說明了它重視教育教學的現實意義和重視學習本質的特點。所以在教育人士極力推薦下,閱讀教學的提出是一個符合當下也符合教改目的的新思路。它所呈現出來的好處多多。主要提出有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表現:一是激發了學生對于小學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二是活躍了小學語文課堂,讓有生氣的評價又一次用到了小學教學里;三是有利于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進一步開展和實施。
小學語文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從母語角度來說,這是教育的前提,是需要教育部門和各大學校加強提升的重要科目。既然閱讀教學已經呈現了良好的態勢,那么我們在現階段就應該注重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閱讀教學的機制,通過階段化的劃分和對于教學重點和內容的掌握,細化閱讀教學中的每一項工作,做到良好引導閱讀方式,細化閱讀內容,分析精讀和泛讀的知識范圍,培養說、讀和閱讀能力,達到知識實用價值高,文化素養功能強的目的。
有三個例子,我們來看看。第一個例子,像《桂林山水》這種文章,我們要提到文章的架構和優美語句的同時,應當有帶有感情地朗讀的訓練和圖文并茂的呈現。第二個例子,像《秋色》這篇文章,我們就更應該讓學生自己能夠說出來,秋天的特色和文中的描繪做個對比,鼓勵他們說的能力。第三個例子,像《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的優美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就應該借助機會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濃厚興趣。所以說,正確的使用工具書,有目的地閱讀,隨時做讀書筆記這些細小的要求是閱讀教學中一定要去細化的工作。我們對于教材一定要進行分析,分清重點內容和普通知識點,確定閱讀重點,當然要確定重點還得結合教學大綱的規定,綜合更多的學生特點,做出更好的判斷。素質教育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工作,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只是希望當下我們已經試行的閱讀教學改革,有個良好的發展道路。在這個好的形式下,學生作為主體的這個定義,一定要作為重心和思想任務去實施和落實下來。我最擔心的也是這方面的問題,畢竟近四十年的教育方式不是我們一年兩年可以改掉的。所以希望我們有一個更好的機制,能夠有效推進主體轉變的教學理念。從而讓閱讀教學的步伐更穩健,讓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更感興趣,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語文水平處于很高的水平,讓中國的素質教育在閱讀教學語文改革的推動下,呈現出更加輝煌的明天。
小學語文在閱讀教學的改革理念下,已經走向了一個很有成效且符合素質教育的目的的新道路上。這是一次很有建設性的改革。對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來說,很符合當下的期許。當然有的不足也呈現了出來,好多不利的因素也是需要當下去處理的工作。我對這種改革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我們要及時調整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做到發揮長處,減少不足,努力為素質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