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杰
(遼寧省阜新市第十中學)
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還是在計算機國家級中級培訓時,授課老師教我們如何去制作思維導圖,記得當時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學習,沒有過多關注思維導圖究竟有何作用。而更多了解思維導圖則是在今年3月份開學初學院組織的一次教研學習中,才進一步深入了解了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專家東尼·博贊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創立的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
通過學習我發現,九年級思品教材與七年級、八年級教材相比,教學知識體系系統化、知識較抽象、難于理解,每一屆的初三學生對所學知識都不感興趣,部分學生只是因為中考不得不學,而這種學習也是機械化的、被動的學習。那么能不能把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三思品教學中呢?我自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運用思維導圖可以編構課時整體知識結構體系。運用思維導圖工具,按章節知識模塊繪制思維結構導圖,有利于幫助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把握章節的重點概念和知識體系,通過分層級的線條連接概念,可以提示知識重點,搭建多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快速促進知識的整合,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體系,實現思維可視化的學習目的,有利于提高學習記憶并促使思維能力的發展。所以我決定初三教學我將嘗試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教學。
本學期我主要是嘗試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記錄課堂筆記。初三學生厭倦思品課的學習是困擾教師的一大難題,只有采用一種他們喜愛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更好地吸收知識。如果使用思維導圖來“畫”筆記,效果讓人吃驚。首先,思緒可以任意馳騁,聯想的方法擴展到極致,因此很難漏掉任何一個與關鍵點有關聯的要素。例如:我在講《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這一節課時,我先把課題寫在黑板中央,然后用紅色粉筆分出三個分支分別是: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接下來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繼續完成這三個分支下一個層次的知識體系,要求是:(1)每個分支換另一種你喜歡的顏色和圖形找到它所包含的知識點。(2)小組合作完成,由一個字跡工整善于構圖的同學負責整理,把本組的成果“畫在”一張白紙上。最后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我交給的任務。第一個分支: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同學們又分出三個分支,分別是:中國發展最快、變化最大,以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屹立世界東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當今世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第二個分支: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同學們又分出6個分支分,別是:處于初級階段的原因,初級階段經歷的時間,初級階段的含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初級階段的總任務。第三個分支:高舉旗幟開創未來,同學們又分出3個分支,分別是:我們取得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由于是初次嘗試,最初同學們的作品還需要我在旁邊進行指導,漸漸地我參與其中的機會越來越少,最后我成為一個欣賞者與鼓勵者??粗瑢W們一天天在進步,看著他們的作品由最初的生澀到最后的嫻熟完美,我心里由衷地高興,我感嘆學生巨大的創造力與潛能。
每節課看著各個小組的作品,看著同學們臉上自信得意的笑容,我能體會得到他們心中那份自信與自豪。這種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同時也提升了小組的合作精神和歸屬感。共同思考,能夠產生更多的創意,最后的思維導圖更是小組共同學習和探究的智慧結晶。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嘗試,我深深體會到學無止境、終身學習的深刻內涵。把思維導圖運用到思品教學中,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真正把課堂交給了學生,體現了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思維導圖合作構建出知識框架。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組織思維的工具,是當前的有效學習策略之一,課堂中善于運用思維導圖策略對初三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今后我將繼續探索與嘗試,我相信,思維導圖這種方式必定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起到優化的作用。
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張鼎昆,徐克茹,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