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初級中學)
在我國歷史發展的文化長河中,出現了許多令人贊嘆的瑰寶。而古詩詞更是歷史長河的文化沉淀。認真學習古詩詞,能有效陶冶學生的學習情操,增強文化修養,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但是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是相關教學人士探究的重要課題。
古詩詞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學習古詩詞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古詩詞具有篇幅短小、簡潔及抒情等各種特征;學生學習時,充分了解詩詞中的意境,掌握言外之意。只有學生發揮想象力,才能進行補充與領悟。對初中學生而言,通過想象力去補充、聯想及創造,能想象出古詩詞的畫面。
古詩詞教學能給學生一個發揮想象的空間,實現藝術再創造。學生學習古詩詞時,能依據詩意對各種意象重新進行組合,創造出一個新畫面。這樣不僅加深詩意的深刻理解,還能發揮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古詩詞將畫面美、色彩美、藝術美及意境美融為一體,產生出特殊之美,讓學生從中得到美的熏陶。學習古詩詞不僅讓學生從中得到深刻的啟迪,還能夠感受到美的升華和陶冶。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要加強古詩詞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認知能力,是相關人士探究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自身體會,建議從如下幾方面去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
事實上,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在學習古詩詞,因此對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古詩詞已經具備一定基礎。因此,初中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古詩詞基礎,在分析基礎上制訂由淺入深的學習計劃。在古詩詞課堂上,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要適當放手,在正式學習古詩詞前就要求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主要包含相關作者信息資料、寫作背景。在查找相關資料時,還應該查找一些該作者的其他詩詞,并結合分析這些詩詞的意境,深入體會詩詞中的深刻內涵。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觀滄海》(七年級上冊)時,在上課前教師應該告知學生先自主查詢曹操的相關資料,全面了解寫作該文的年代及社會背景。然后將查詢的資料和詩詞相結合,深刻體會古詩詞的內涵。同時也可讓學生扮演古詩詞中的角色,把自己扮演成作者去感受詩詞中所寫的狀態與心境。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從這些話語中就可看出,積累古詩詞知識非常重要。熟讀古詩詞的最好方法就是熟練背誦,逐漸將知識轉化成學生自身的知識存儲。在學習初中古詩詞時,默寫及背誦依然具有非常重要而關鍵的作用。當學生全面整體化掌握古詩詞的內涵思想,再進行相應默寫、背誦,就能更快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如今考查古詩詞時,雖然考查形式逐漸呈現多元化趨勢,但是主要考查方式還是默寫。所以加強初中學生學習古詩詞時的背誦默寫,不但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在古詩詞中總是蘊涵著自身的意境,能夠給讀者一種比較強烈的聯想及情感感悟,學生體會到這種情感后,置身于這種意境中就能潸然淚下,或感動,或悲傷;但是學生的情感體會還需要教師引導和指導,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營造出情感意境,以此來調動學生情感。
首先,目前多媒體是教學的重要工具;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體現出古詩詞中要展示的形象,引導學生直觀感受作者抒寫古詩詞時的生活畫面。在古詩詞中,其作者非常直觀地展示出人物和畫面,常常寄情于物,將情境交融,展示出古詩詞的內涵意境。比如人教版初中教材內容《天凈沙·秋思》(七年級上冊),詩詞中涉及烏鴉、小橋、瘦馬及樹木等多種物體,如果讓初中生獨自去體會這些物體的意思,必然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以畫面形式,讓學生在屏幕上去體會、感受,畫面上呈現出秋天傍晚的蕭瑟意境:在傍晚的夕陽映照下,老樹衰垂,小橋流水,讓人感受到一副格外凄涼的畫面,而主人公騎著馬匹,孤單地行走在道路上……引導學生融入這種凄涼的畫面,從中體會游客此刻此景的彷徨孤獨心境,從中體會出當時的遼遠意境。
其次,在分析意象基礎上提高審美能力;意象主要表示古詩詞中的情緒,表達出古詩詞需要展示的情感。透過意象就能讓學生通過古詩詞的“象”分析出古詩詞的“意”,有效表露出學生的內心情感,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初中生具備古詩詞基礎,但是認知能力依然需要提高。因此,在古詩詞教學時,教師就要依據實況合理選擇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意識,才能真正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率,促進語文教學快速發展。
[1]陳軍.以人為本,重建語文古詩詞教學方式[J].現代語文理論研究,2015(6).
[2]許先珍.論語文古詩詞教學對中學審美能力的培養[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9(4).
[3]楊青燕.初中語文古典詩詞教學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2013(6).
[4]張國榮.人教版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