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
(青海油田第一中學)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教師與學生受高考壓力的影響,在教學中還是以應試教育思想為主,部分教師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比較深,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深入教學工作中有十多年的時間,但是依然堅持著傳統教學觀念,堅持教師的中心地位,為高中數學課堂上的情感教育推廣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還是以滿堂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為主,學生在學習上無法保證有效的自主思考空間,思維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導致學生的情感發展受困,在數學的學習中完全聽從教師的指揮,學習也是被動進行,使得情感教學失去了教學的基礎環境,情感教育無法發揮作用,教學的意義也不復存在。
情感教育是要由心來傳遞的,而心的交流需要語言之間的溝通,但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缺乏有效的教學環境,師生之間缺少溝通,教師的情感教育未能觸及學生的內心,僅是停留在說教的層面上,無法從思想上保證情感教育的教學效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只是普通的師生關系,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也僅是課堂知識的交流。數學教師不了解學生,無法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擅長優勢等實際情況來合理安排教學工作、制訂教學目標;學生不了解教師,對教師有距離感,就沒有辦法與教師進行深入的探討,即使在數學學習上有問題也不敢對老師訴說。此外,學生的學習動力來自于學生自身,一味地靠教師與家長的嚴厲督促教育,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有時會適得其反,而教師與學生缺少交流,不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很容易造成學生困在數學的牢籠中無法走出,卻又無人幫助,致使學生逐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高中數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任務,教師如果引導不當,情感教育不到位,就有可能導致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產生厭惡煩躁的感覺,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要能夠發現數學學習的魅力,挖掘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中仍舊有前進的動力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充分必要條件”時,它已經不是單純的數學計算問題了,其中涉及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嚴謹性,對此,教師可以將充分必要條件的推理與一些腦筋急轉彎或者燒腦推理題相結合,讓學生在這種娛樂方式下來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從數學課堂中挖掘“數學文化”,以數學語言為渠,以數學史為料,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增加對社會歷史以及生活的體會。
高中數學之所以給學生復雜、難學的印象,是在于數學體系的系統化與抽象化,它不像小學以及初中一樣,是將實際的數字以及問題帶入數學知識及生活經驗中,而是一些我們在生活中不常遇到、沒有實體的抽象的問題。因此,高中數學難就難在沒有展示的載體,學生感觸不到數學知識體系的建構過程,也就無法很好地理解這些內容了。所以,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有親身實踐的機會,有實際應用的途徑,讓學生從心理上收獲解決問題的滿足感,在數學學習中有更強的求知欲望。例如,以學生都知道的一個數學問題為例:1+2+3+…+99+100=?在學生沒有學習數列以前,只能按照101×50的方式來解決,但是同類問題,變化形式的話就有可能回答不上來,那有沒有一種數學公式來解決這類問題?這就激發學生對此類問題的探討,以此來加深對等差數列學習的欲望。
情感的交流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的年齡,有了自己的想法與態度,對教師與家長的嚴厲管教有了抵觸的情緒,這時候教師的情感教育可能更加有效。情感教育的基礎在于師生之間的互動,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樣化形式的教學活動,例如課堂提問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加強師生之間的信任度,此外,還可以開展一些課外活動,通過游戲等方式來確保教師深入到學生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同時還能夠調節高中生活緊張的學習氣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加強與學生家庭的聯系,關心學生的學習之余還要關注到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更美好的環境下學習成長。
[1]王艷華.如何利用情感教育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7(65):98.
[2]李宗琴.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探索與研究[D].延邊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