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學家》(2017.12.26)
認知陷阱
人們總是傾向于認為世界必須符合我們的主觀意見,相反的觀點需要付出大量思考,但大多數人排斥思考。因而,自古至今,人們對假新聞、陰謀論和常識政治更加偏愛。前人得出的一系列認知捷徑,在這個時代都在逐漸被推翻,因為這些認知陷阱已經越來越阻礙人類的發展。又或許可以說,每個時代都有一定的價值評判體系,在今天,科學是一切思考的依據。
《旁觀者》(2017.12.2)
婚姻越來越成為富人的特權?
據婚姻基金會統計,在1981年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舉辦婚禮時,英國婚外生育的比例是13%,而今天,這個數字已經翻了2~3倍。高收入人群中適齡女性結婚率是87%,而低收入人群這個數字是24%。婚姻不再神圣,而是成為人們根據自身身份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是否對自己生活有所助益成為當代婚姻的一桿標尺。
《明鏡》(2017.12.9)
顧客是上帝
網購大大改變了我們的消費和生活方式。顧客是其中的受益者,其掌握的權利也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不再是商戶決定顧客喜歡什么,而是顧客去尋找提供其需求產品的商戶。2016年德國網銷售額為440億歐元,各領域的增長也超過了兩位數。
《日經商業》(2017.12.11)
2018年大預測
無論是美、英、德、法、日、意、加、俄組成的八國集團(G8),還是由G8加上其他12個經濟體組成的G20,不管成員多少,如今都很難達成一致。國際政治學家伊恩·布雷默認為群龍無首的“零國集團”(G0)狀態將在2018年愈演愈烈,美國將無法勝任世界警察的角色。
《科學美國人》(2018.1)
金融市場的未來
新的金融網絡或許能阻止財富集中,促進經濟發展,但前提是必須謹慎利用。提高金融體系的透明度有利于解決金融市場的重大缺陷,數字貨幣等新技術使模擬每一筆交易成為可能,人們可以不依賴于銀行而直接與他人進行交易。未來的金融市場或許將徹底變革,但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如果數字網絡能被正確構建和規范使用,將大有裨益,反之則容易導致集中控制的極端狀態。
《展望》(2018.1)
未來指南
關于全球化的討論持續升溫,自由秩序正在付出相應代價;“慢食運動”將會越來越風靡;當AI控制的科技興起后,人類更應該重新審視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量子計算機將使我們超越二元時代,進入一個令人困惑的新時代。2018年已經到來,《展望》就購物、政治、食物、性、計算機這五個方面提出了對未來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