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
2018年1月5日,新年第一個周末深夜1點多,我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電話是醫院領導打來的,說有個出生不久的嬰兒心臟功能不全,撐不了多久了……為了讓嬰兒以特殊的方式留在這世上陪伴家人,家屬決定將她身上能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去,領導讓我趕快過去撫慰家屬。
在病房里,我見到了那對正抱頭痛哭的年輕父母,他們是一對80后的小夫妻。我輕輕地走過去,蹲在他們身旁,欲語淚先流。看著孩子媽媽紅腫的雙眼,我輕輕地把手搭在她的肩上,她的身子輕顫了一下,淚更加洶涌而出。我的另一只手搭在她的手上,握了握。她的淚大顆大顆地滴在我的手上,滾燙滾燙的。我急忙從自己口袋里掏出紙巾,抽出一張輕輕展開,為她溫柔地擦拭,并柔和地對她說:“妹妹,我是遺體捐獻服務志愿者,得知你寶貝女兒現在的情況,很理解你此時的心情……”我感覺自己快哭出了聲,趕緊穩了穩情緒,繼續說,“有個叫甜甜的小天使,來過人間,我們愛她。現在,她去了別的地方,但她將以特殊的方式,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孩子媽媽泣不成聲:“她才23天,還沒有來得及學會說話,還沒有來得及學會走路,還沒有來得及好好地享受爸爸媽媽的愛……”
一旁的孩子爸爸眼淚奪眶而出,哽咽著說:“我們這輩子都沒機會親自把女兒交到她的愛人手上……”病房里一片低泣聲,我趕緊告訴孩子父母,一名年輕姑娘正遭受病痛折磨。她才22歲時,被診斷出雙腎異常,需要換腎。幸好她的男友不離不棄地照顧她,還在這期間向她求了婚,但她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小寶寶的腎也許適合那名年輕的姑娘,那樣的話,姑娘就可以結婚了。姑娘說,她結婚的時候,希望你們———她最親愛的“特殊父母”,能親自將她交到一個愛她的人手里……
這對夫妻聽了,眼淚慢慢止住,但他們還有點擔心:“我們女兒是個嬰兒,她的腎真的能移植給成年人嗎?”我點點頭醫生。也告訴他們,相對來說,嬰兒的腎移植給成年人,手術難度大、風險高,但之前他們醫院有配對移植成功的類似案例。聽了醫生的話,這對善良的夫妻才放下心來。
我協助他們完成填寫捐獻表格等各種事務,回到家已是清晨5點,洗澡后我好好地補了一覺。
這是我近來的周末狀態,忙碌,黑白顛倒,很累,但也很有意義。
沒做志愿者之前,周末我總是安安靜靜地“宅”在家里,誰也別想把我拉出去。空調、WiFi、熬夜刷劇是我的周末標配。大好的青春,就這樣一日又一日被我白白地浪費,內心不是不慌張的。有一晚,又刷完一部美劇,對照劇中主人公們生動鮮活的生活,我突然想要改變這種“油膩”、沒有生命力的周末,去做什么才好呢?
恰在這時,我接到了以前的單位領導桂部長的電話。桂部長告訴我,他如今就任市紅十字會會長,他說:“紅十字會有很多感人的人和事,你來做紅十字會新聞宣傳志愿者好不好?你的文筆一直不錯,可以把那些故事寫出來。”我開心地接受了邀請。
此后,我就在周末去采訪、書寫紅十字會發生的動人故事,樂此不疲。
我家就在醫院旁,工作中,我得知醫院的遺體捐獻時常會在夜間進行,而遺體捐獻協會工作人員家住得遠,經常趕不過來。于是,我又做了遺體捐獻服務志愿者,在人手不夠時到醫院協助工作。
這個工作比較特殊,剛開始我是害怕的。工作后,我才發現自己并不真正接觸遺體,只是做安撫家屬情緒及協助家屬填寫表格等瑣事,不累也不復雜,所需要的是常人難有的同理心和耐心。
現在,我的周末,充實而不懈怠,粘滯、“油膩”的生活狀態已遠離我而去,青春也煥發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