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聰靈
身體要謝別油膩,首先意味著要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
人從一出生到28周歲,都是身體機能在發育完善的階段,類似于一棵樹,此階段處于扎根抽枝、發展定型的時期。所以在此段時光里若能遵循規律,善加養護,將直接影響此后的生存質量、生命品質,甚至是壽命幾何。
生而為人,第一項任務是要關愛自己,學習養護生命的基本內容。小學到大學的課本里有一些基礎知識,諸如保潔、鍛煉之類,而人體機能運轉的科學機制,乃至日常疾病防治調理之法,《黃帝內經》《傷寒論》《老子》等國學經典里比比皆是。
比如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臥如弓,這是符合人體工學的基本健康體態,幾人幾時做到了?又如“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幾人遵守四時八節朝起夜眠的規律,順勢而行了?癡長了二十來歲還沒想到學這些,還抱怨老師沒教、父母不會,真是慚愧。電子產品也不需要師長來指點,可就能玩得特溜呢。難不成非要整成滿臉痘痘、滿身贅肉,脊柱彎向前、發際線朝后?未老先衰的你,又能怪誰?

年輕人的盲目性就在于,仗著自己年輕亂來。生活沒規律,飲食不節制,寧愿躺著刷劇、叫外賣、吃各類垃圾食品,也不愿意抽半天閑暇給自己做一頓飯(會不會做、能否做得營養可口,另當別論)。日常要么是不想活一般地不鍛煉,要么是不要命地瞎鍛煉;動輒熬夜,打疲勞戰,“葛優躺”更是常態。長此以往,身體正常的運轉被破壞,怎么可能不脫發謝頂、大腹便便、松弛怠惰?
我一朋友,獨生子、富二代,養尊處優過了二十年,從小胖墩變成大胖子。大學畢業接手父親公司旗下的分公司,終于有機會證明個人能力,他十分敬業。沒想到,工作到第三年,感覺不舒服去醫院檢查,慘了———多項指標不合格,身體臟器也發現不同程度受損。醫生不無痛心:“小伙子啊,你怎么二十來歲的人,卻是七八十歲的心臟?過去這段時間就沒感覺不舒服嗎?”
他說:“其實一年多前就感覺不舒服了,仗著年輕,沒當回事。吃昂貴的營養素,有時頭痛、胸悶之類,就吃止疼片?!?/p>
“為什么不找醫生好好看看?”
他答:“不舒服不一定是病吧?我以為只是累了?!?/p>
醫生很無奈:“再晚來三個月,你就沒救了?!?/p>
留院治療兩周,各項指標初步穩定之后,他父親四處托人,送他去一家道觀當義工,連帶跟著師父調養身體。
于是,手機等電子產品被強制隔離,保健品、營養素、咖啡、大肉之類被強制戒除,每天早睡早起,山林散步,一個月后氣色明顯改善。
他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從小看似奢華的生活,大半是對身體有害的。吃的所謂好東西,色素、香精、防腐劑等等壞了脾胃、傷了肝腎。再后來辦工廠拼死拼活,拿保健品補,更是加重了臟器負擔,以致青年才俊未老先衰。
盲目養生,不如不養!
半年之后,他再次出現在朋友面前,好些人竟認不出來了。身形干練,神清氣爽,臉上是與眾不同的平和安恬。有人問他:“你怎么現在沒以前活潑啦?”他笑:“我要長久的活潑,不要一時的?!碧峒暗烙^中的半年生活,他說這半年所學,開啟了新的人生:生命是要去養的,不能總是耗。把命養好了,再來做事業,人生才會更完滿。
他和我分享《清靜經》中的話:“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p>
以前要么拼命享受,要么拼命做事,現在不會了。
他說這話,是兩年前了。如今這位小伙伴,娶妻生子,愛身愛家愛工作,是朋友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