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學生提問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在提高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其自身的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往往提出的問題質量并不高,達不到老師預期的培養目標。本文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為例,探究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課堂;高質量;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各類事物存在好奇心,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性。課堂提問在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思考問題。另一方面,教師也能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了解學生的學習誤區、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便于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計劃做出調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生無法發現并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問題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一、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學生積極提問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怕被其他同學恥笑、怕被老師責罵等各方面的原因,在多數時候學生并不敢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此外由于缺乏嚴謹的思維能力,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多質量不高,不能達到教學目的。學生提問環節存在較多的問題,其中,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不敢提問的實際情況。因此,為引導學生開口提問,老師首先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提問環境。首先,要求每一名學生在其他同學提出問題時,保持安靜、認真傾聽是基本的要求。與學生做出約定,當同時在提問環節進行提問時,如有問題需要提問需舉手示意且經過教師同意之后方可站起來提出問題。老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回應,如學生提出的問題較為簡單,則對其勇于提問的行為表示鼓勵,同時可詢問其他學生是否可以為該學生解答問題。當學生提出高質量、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可對該學生能發現關鍵問題表示鼓勵,同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詳細、耐心的解答。在提問環節尤為注意的是,學生提問之后要及時回答,做到有問有答才可提高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二、開展小組討論,提出高質量問題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各種事物存在較大的好奇心,問題較多且價值不一,但是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老師無法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一一地解答。為提高教學效率,可開展小組討論的方式,幫助學生歸納出具有討論、研究價值的問題。此外,小組討論還能兼顧到每一名學生,給予每一名學生進行提問的機會。如在學習《趙州 橋》時,可先讓學生分組閱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有不懂的問題但是較為簡單的問題,如“‘隋‘墩等生字怎么念?”“趙州橋是如何設計在減輕重量的同時又節省石料?”可在組內提出并解決;如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則在班內提出,由其他組的學生或者老師進行解答。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可增強學生思想的碰撞,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此外,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可為課堂教學節省時間,篩選有價值的問題。
三、循序漸進,問題層層深入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也是一種推動課堂進程的重要手段。通常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困難的,有淺層的也有深度的。在學生一步步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課文、對事件的理解,不斷培養起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因此,可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如在《盤古開天地》的學習中,從題目上看可知道人物以及事件。從字面上,學生可提問:“盤古為什么要開天地?”“盤古是天地誕生之初最早的人嗎?”從關鍵字句上,學生可提問:“盤古是怎么開天地的?”“沒開天地之前世界是什么樣的?”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用批判的眼光看問題,學會分析事件中的合理及不合理性,如:“盤古開天地是真的存在的嗎?” “氣息、聲音、眼睛等身體中的一部分會變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嗎?”幫助學生理性地分析。最后,從解釋疑問的角度出發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會有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傳說的出現”,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通過層層遞進地提出問題,能發現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四、將問題延伸至課外,時刻保持提問的心
對于各種事物都抱著疑問的態度,能讓學生發現更多的問題,找到更多的規律,有利于學生個人的成長。課文的知識是有效的,學生提問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內容,還應將提問的態度延伸至課堂之外。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提問時可適當地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延伸至課堂之外的知識。如在學習《趙州橋》之后可對學生進行課外問題的引導,課堂內的問題諸如“該課文采用什么寫作順序”等,而課堂外的問題則為超過該課的學習目標之外的內容。如可提出問題:“除了趙州橋,還有其他橋梁采用趙州橋的設計原理嗎?”“除了開鑿橋洞減輕橋的重量之外,還有什么方法能減輕橋的重量?”“為什么趙州橋上面都雕刻著龍?”通過提出并解決課堂外的問題,可幫助學生增加素材的積累。此外,在介紹該課程的學習之后,拋下問題,給學生留下想象、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五、結語
根據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高質量的問題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同時也是推動課堂進展的一種方式。要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提問環境,鼓勵學生積極提問;注重提問方法,開展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層層遞進;將問題適當延伸至課外,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為提高課堂提問質量,老師還需要不斷提高個人素養,增加知識貯量,以便能回答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孫麗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出有效問題策略初探[J].魅力中國,2016(5).
附 注
本文系甘肅省平涼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改形勢下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講授必要性的思考與實踐”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17]PLG2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