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華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初中語文對于閱讀教學越來越重視,相應的閱讀教學方法也層出不窮,但在名著閱讀的作業布置上仍然存在隨意性強、效果差等問題,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而名著閱讀的教學工作也有待提高。本文中,筆者將針對初中名著閱讀作業的有效性進行研究,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初中;名著閱讀;作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名著閱讀是針對古代、近代知名著作的一種閱讀方式,它向來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學生的喜好各有不同,對于名著類別的傾向性也有所差異,而名著衍生出的題目也較活,常常難倒學生,此外,名著閱讀作業普遍存在機械性與單一性特征,也使得學生對名著敬而遠之,教學活動無法持續開展。
一、初中名著閱讀作業布置中存在問題分析
(一)學生學習方式存在問題
學生是閱讀學習的主體,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態決定了閱讀的質量,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對于閱讀的重視程度始終不高,對于閱讀的技巧也不夠了解,在教師布置完作業后,學生通常都是一邊翻書一邊找答案,如此一來不僅延長了做作業的時間,也使得作業的布置失去了意義。學生對于名著的了解僅限于教師的要求,自己并沒有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更有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將閱讀轉變成背誦,直接將原題背下來,對于拓展性的訓練則不聞不問,可以說,當前初中的名著閱讀教學是令人擔憂的。
(二)教師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教師對于閱讀教學同樣持隨意性態度,他們認為中考卷上名著閱讀題目分值少,無須占用太多的教學時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將名著閱讀的題目編成小冊子,待到期末時統一進行講解,學生負責記錄與背誦,其實質上仍然是一種灌輸式的學習。為了節省課堂時間,教師將閱讀任務布置給學生,并沒有相應的閱讀要求與針對性的檢查,課堂練習也只是簡單的對對答案,寥寥數語帶過,在這種做法的影響下,學生自然會對閱讀產生輕視的心理。近年來,我國持續進行教學改革,中考試卷在題型難度與對學生思維活躍度上都有所提高,教師若仍不改進教學方法,很可能造成學生的思維受限,在考場上難以發揮真實水平。
二、提升初中名著閱讀作業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有計劃地布置作業
名著閱讀是一項系統的學習過程,單憑教師草草的幾句囑咐,很難讓學生放在心上,更別提落實到實踐上了。教師常常在剛開學的時候,就將閱讀作業布置給學生,對于學生的閱讀情況不聞不問,直到期末時才搞突擊練習,學生面對此種狀況感到不知所措,學習效果也可想而知。新課標有明確規定,初中生每學年的閱讀量必須保持在三部名著左右,教師應當進行正確的引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名著閱讀計劃,以提高作業的有效性。
例如學生在初入校時就應當將三年的閱讀計劃制定好,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哪些是必讀的,哪些是推薦閱讀的,學生可按照自己的興趣制定計劃,并將寒暑假的閱讀也列入清單中,就比如《紅樓夢》共120回,學生需要在每周讀多少回目、多少天整理一次筆記等,教師再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登記。如此一來,名著閱讀形成了一套系統化的學習體系,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有了保障。
(二)指導學生名著閱讀的方法
正確的閱讀方法不僅能夠提升閱讀速度,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常見的閱讀方法包括瀏覽、精讀、略讀、批注等,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學生應當采取針對性的閱讀方法。瀏覽是精讀的基礎,能夠為讀者快速剔除掉多余的信息,找到文章的關鍵詞。例如,在閱讀《水滸傳》前,學生可通過掃描的方法,快速瀏覽書籍的回目,使學生能夠了解回目中的人物及情節等,對于不重要的章節,也可采用跳讀的形式,保證閱讀的主線明晰。
精讀是指深入細致的閱讀,對于名著中涉及重要人物與事件的章節,可以采取精讀的方式,深入的分析人物的行為特征,揣摩筆者的真實用意,從而做到對作品更加透徹的理解。
圈點批注式閱讀適用于文章中的疑難點或精彩的片段等,主要的功能是幫助讀者記憶。例如在閱讀“武松打虎”一段中,讀者可將形容動作的詞語一一圈出,在腦海中逐漸描繪出當時的場景,對于不理解的詞語進行標注,借助工具書查找詞義。
最后,做好讀書筆記,筆記的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抄載文中的好詞好句,另一部分用來記錄自己的讀后感想,通過閱讀,每天都會收獲不同的感想,這也將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三)做好閱讀評價
評價主要分為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兩種,教師的評價要注重多元化,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并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改變傳統的教師單一評價體系,將教師、學生與家長等角色充分調動起來,積極地參與到評價活動當中,一改傳統評價的嚴肅性,營造出輕松活躍的閱讀氛圍。例如教師可開展“金陵十二釵人物卡”的制作活動,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人物,通過閱讀相關情節,畫出該人物的形象,并在卡片背面按順序寫出該人物的相關情節等,通過開辦參觀會,將學生的作品陳列在教室中,并進行全員投票,將最終投票數最高的幾幅作品掛在班級的墻上,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結語
初中名著閱讀的教學難度大,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從多方面著手,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的觀察,合理的布置作業,對于不同質素的學生,制定針對性的閱讀學習方案,學生在閱讀時也應當重視方式方法,將瀏覽、精讀與批注相結合,認真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不斷地拓寬閱讀面,以實現自身閱讀水平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悅聆, 戴裔. 初中語文經典原著閱讀的探索和實踐[J].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6(4).
[2] 王文海. 基于生本視角的初中名著微課開發芻議[J]. 語文知識,2015(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