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恒墾
【摘要】由于小學生特定的心理年齡與其他年齡段不同,班主任在進行學生管理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到每一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站在心靈溝通的角度來引發共鳴。文章結合實際工作對小學班主任的溝通藝術運用展開討論,以期能夠為廣大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溝通藝術;實際運用
要想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溝通水平,首先應結合學生的需求使用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平等溝通加強理解,在理解中建立信任,在信任中培養感情,并最終達成師生之間的共識,為使學生日后更好地學習知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奠定基礎。與此同時,作為一種雙向的信息交流手段,在新課改下的教育進程中,溝通同樣也被賦予了更新的內容。
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展開溝通的具體特點
作為人類實現某一既定目標所要展開的渠道,溝通不僅需要將思想、情感與信息等融入群體或者個人之間的傳遞中,還需要以此來實現一個共同協議的過程。通常而言這種交流、溝通主要是要利用手勢、言語、表情以及社會距離等方式予以實現。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比其他年齡段的學生更加注重教師所給予的評價,特別是朝夕相處的班主任,可以說班主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向小學生傳遞著一種信息,甚至多種信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搭建好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使師生之間展開全方位信息的溝通與交流。班主任在小學生面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一種潛在的溝通方式。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溝通藝術
新課改下的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溝通工作的同時,必須要借助自身人格魅力來打造牢固的師生關系,同時在班級文化氛圍建設的同時要做好平衡工作。另一方面,還應當與時俱進地學習一系列符合當代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交往藝術,然而這點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往往被小學班主任所忽略。為了避免這一現象,每一名班主任都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一旦學生能夠主動提出個人想法與個人主張,無論對錯,班主任都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即便是錯誤的看法,班主任也應當通過一種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口吻來進行修正。倘若班主任只會用一種高高在上的語氣進行嚴厲批評,那么久而久之小學生便不會將內心的真實感受說給班主任聽。這種教育即便是在應試教育中能夠指導學生在各項文化課中取得較高的卷面分數,也無疑是失敗的。
班主任在與小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必須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與理念來,必須要真正做到平等、友愛,這樣才能夠實現有效的情感交流。如今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們生活得更好而將更多時間用于了努力工作上。在這種狀態下,班主任便要承擔起溝通管理的重任,通過學生容易接受的行為、預期以及語言等去聆聽學生的內心世界,最終達成有效的溝通交流,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提高小學班主任工作溝通藝術的策略
(一)利用平等、尊重的平臺來構建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無論世間哪種溝通,都必須要以平等、尊重作為基礎。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更應如此,小學班主任必須要重視每一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內在潛能,堅定不移地相信他們所具有的可塑性。班主任應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做到如下幾點。
首先,要求自己具備積極、樂觀的價值觀,發自內心地承認每一名學生都是可塑之才,同時也相信每一名學生都是積極而又主動的。只有帶著這樣的態度去與學生展開溝通,學生才會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最終敞開心扉實現平等對話。
其次,要正確看待學生身上所存在的一些不足與缺點,對每一名學生都一視同仁,無論成績好與壞,外貌美與丑,正視學生身上所存在的不足,理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再次,認真看待學生所存在的差異性與獨特性。學生雖然年齡相同,但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卻不同。在這種狀態下,教師必須要通過耐心地傾聽來發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最后,小學班主任要學會欣賞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少一點否定,少一點批評。
(二)聆聽小學生的心聲
作為小學階段班主任經常會布置的一項作業,周記在日常的小學管理工作中應用十分廣泛。然而很多班主任只是把周記作為一項作業布置下去,很少能夠靜下心來對周記仔細地閱讀、分析、思考,以掌握小學生的心理動態;還有一部分班主任即便在檢查周記時發現了一定的問題,通常也會視而不見。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優秀的班主任必須要能夠利用周記這個不可多得的平臺來走進學生心靈,以聆聽者的身份去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必須要從學生所記錄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來發現背后的思想,以此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有針對性的引導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
(三)溝通技巧的創新
作為師生情感溝通的主體,班主任必須要在小學生面前放下“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性”,在施教過程中不能毫無原則地對學生進行維護,也不能死板地固守師道尊嚴,沒有半點民主意識,必須要認識到無論溺愛還是專制都會將師生關系變得不和諧,最終成為新課改下阻礙師生情感溝通的鴻溝。所以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必須要打造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很多優秀的小學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們,教師的民主觀念必須要以承認學生人格尊嚴作為基礎。成功的班主任都沒有權威者的架子,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進行師生之間的溝通管理,他們都能夠以自身的綜合魅力與實際影響力為出發點,在人格影響與教育影響的雙重作用下,去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將自己的身份與學生的身份進行平等的衡量,通過打造和諧、平等、融洽的溝通氛圍來實現有效溝通。這樣的師生關系與溝通藝術,不僅會促進學生的人格發展,同時也能夠不斷督促班主任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提升個人魅力與專業教育水平。
四、結論
綜上而論,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很多學生的性格與學習習慣均是在這個階段養成的。鑒于此,每一名小學班主任都應當密切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結合每一名學生的個體差異來調整溝通技巧,在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同時,鼓勵學生將內心所想表述出來,并給予相應的幫助。另外,小學班主任還應當結合教育發展需求,通過提升個人魅力與綜合實力來成為學生眼中的“榜樣”,通過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為學生的發展指明道路。
【參考文獻】
[1]李秀英, 李春南.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6(04):52.
[2]周玲.淺談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 2017(01):251.
[3]阿曼古麗·蘇來曼.溝通藝術在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研究[J].讀書文摘, 2017(13).
[4]梁月敏.提升班主任溝通藝術,做好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