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摘要】Phonics自然拼讀學習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語言學習規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單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做到見詞發音,聽音寫詞。英語教師使用校本教材進行語音教學,把Phonics教學納入單元教學計劃中,提高了學生認讀和拼寫單詞的能力,解決了學生單詞難記的問題。
【關鍵詞】Phonics教學;小學英語教學;校本教材
一、問題的提出
2013年9月開始,廣州市三至五年級啟用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英語教材。新教材在語音教學方面比較簡化。以一個單元的教材為例,教材的內容以語篇為主,語音教學內容相對少而零散,教師反映難以系統地開展語音教學,而市面上的現有語音教材與課本的教學內容相差太遠,不適合用來進行常態的語音教學。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單詞學習和記憶的基礎。
二、Phonics教學的現狀
目前,一些學校在開展Phonics自然拼讀法的教學研究;有的學校開展了Phonics閱讀教學的實驗課題;有的學校利用興趣班開展Phonics教學;有的教師在教授單詞的時候進行語音滲透。華南師范大學PRT項目組一直致力于研究Phonics的教學法,在廣東地區各個實驗學校都有開展項目研究。根據2016年PRT項目組實驗學校調研情況反饋,在學校開展Phonics教學實踐還存在以下問題:1.課本的語音教學內容不夠豐富,英語課本里面雖然也有語音教學的內容,但只是作為單元教學的一個補充部分,內容比較少,提供的練習資源也不多,教師通常簡化處理;2.課外的語音教學內容不合適,市面上有很多Phonics教材,由于學校的英語課時有限,教師不太可能選擇一套語音教材系統地教學。
為了解決以上兩個問題,課題組擬定編寫一套與英語課本的內容相契合的Phonics校本教材,可以在單元課時中拿出一節課時作為語音課,這樣既能解決教學內容問題,也能解決課時問題。
三、研究的設計
廣州市小學英語教材(教育科學出版社)三至六年級英語課本中每一個單元都配有簡單語言教學的內容。第一步,根據本單元的語音知識點確定主題,然后進行教學內容的篩選、語音知識的歸納、教學素材的收集;第二步,設計教師教學單、學生學習單和課后練習單;第三步,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第四步,進行課后反思和校本教材的修改和完善;第五步,審核定稿,整理配套的教學資源。
四、校本教材的編寫
(一)確定教材的內容
通過重構廣州市三、四年級英語課本中Sound Family的教學內容來編寫Phonics教學的校本教材。三、四年級的英語課本中有18個單元有Sound Family。語音校本教材要與英語課本相匹配,所以也按照課文單元的內容分成18個單元,每一個單元分為三個部分:教師教學單、學生學習單和課后練習單。
1.教師教學單。根據課文單元語音知識點和單元內容的主題確定本單元語音教學的目標和內容。收集相關的詞匯、句型等語言材料,然后進行分類,配圖,改編。教學內容分為七個部分:拼一拼、辨一辨、讀一讀,寫一寫、繞口令、閱讀理解、創作表達。
2.學生學習單。學生學習單跟教學流程相匹配。第一部分是看圖聽音,第二部分是單詞拼讀,第三部分是見詞發音,第四部分是聽音寫詞,第五部分是繞口令,第六部分是閱讀練習,第七部分是綜合運用。
3.課后練習單。課后練習分為兩個部分:詞匯和閱讀。第一部分給出符合規律的詞匯給學生進行拼讀練習,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發音規律和學習新的詞匯,這些詞匯大多是選自小學英語課本必須掌握的詞匯;第二部分是閱讀,提供一篇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文章,供學生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
(二)制定教學目標
本套教材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四點:1.掌握24個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2.能夠見詞發音,聽音寫詞;3.能夠閱讀理解含有目標字母單詞的短文;4.能夠運用英語課本的句型和含有目標字母的單詞進行創編對話。
五、Phonics教學流程
(一)活動熱身,課題導入
語音課一般用歌曲、Chant、小詩等形式進行課題導入,在Phonics教學資源里有很多語音的視頻、歌曲和小詩,都可以用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比如26個字母的發音、各種字母組合的發音等,選取的內容可以與本節課教學內容有關,也可以復習上節課的語音知識。
(二)看圖聽音,拼讀單詞
以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Sound Family為例,本單元的語音知識是“a、a-e、b、c、d”發音。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1.掌握a的開、閉音節發音規律和b、c、d的字母發音;2.能夠拼讀、拼寫含有以上字母的單詞;3.能夠閱讀理解含有目標字母單詞的短文;4.能夠運用本單元的句型和含有目標字母的單詞進行創編對話。作為本單元的語音教學重點,輔音字母的發音相對簡單,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有滲透學習過,所以可以通過單詞拼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練習,由教師讀單詞,學生填寫相應的輔音字母。
(三)呈現單詞,總結規律
元音字母a的開、閉音節的發音規律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教師先向學生展示一些學過的含有字母a的單詞,讓學生通過讀音將這些單詞進行分類,在分類之后再引導學生去發現a的開閉音節的發音規律。學生對于自己拼讀總結出來的規律更容易記憶和理解。教師通過“語音小知識”對a字母的發音進行小結,特別強調a的開閉音節的發音規律,并進行音標的滲透。
(四)練習鞏固,掌握規律
在學習了字母a的發音規律后,給學生呈現一些符合規律的單詞或詞組,讓學生用發音規律拼讀單詞,做到見詞發音;為了讓學生理解詞義,可以給新單詞附上圖片或者文字,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為了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練習和游戲,并采取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合作學習等多種學習組織形式。endprint
(五)聽音辨音,拼寫單詞
母語為英語的孩子在學習Phonics內容的時候,非常重視“音素意識(phonemic awareness)”的培養,注重聽音辨音能力。所謂音素(phoneme)就是指英語單詞中的單個音,也就是語音中最小的單位。比如cake有4個字母,但實際對應3個音素:c對應/k/,a-e對應/ea/,k對應/k/。學生在聽到老師讀cake這個單詞后,能夠根據老師的發音拼寫出這個單詞。這一教學環節要求學生聽音寫詞。在初始階段練習中,教師朗讀單詞三次,并給出單詞中的一個字母或對應圖片進行提示;在高級階段的練習中,教師通過朗讀詞組或句子讓學生拼寫單詞。
(六)閱讀理解,朗讀短文
Phonics的教學離不開英語閱讀,自然拼讀法融入閱讀訓練,讓學生閱讀起來更加容易。英語閱讀是當代小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必要環節,但由于英語閱讀涉及的詞匯量大、句式復雜,小學生很難輕松地進入閱讀中。自然拼讀法可以有效地掃除英文閱讀障礙,讓學生看到單詞就能讀出來,并能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教師通常會提供一個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練習,在學生閱讀理解文章后,會要求學生大聲朗讀短文,加強語音練習。
(七)創作表達,綜合運用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在最后一個環節,教師會設置一個開放或者半開放式的創作環節。教師給出與本單元教學內容相關的活動或任務,選擇本單元的語音目標詞匯,讓學生進行對話和創作,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六、研究創新點
本課題研究有以下幾個創新點:1.編寫的校本教材與廣州市英語課文配套,適合一線教師使用;2.在Phonics教學中重視語音拼讀和意義的理解,讓學生能做到見詞讀音又能理解意義;3.通過實驗班學生的檢測,發現學生的單詞認讀和拼寫能力均有提升;4.本課題在區內多所學校開展教學實踐研究,很受師生的歡迎,適合推廣到使用同類教材的其他學校。
七、結論
本課題在天河區華康小學、龍口西小學、東圃小學都進行了實驗班的課堂教學實踐。這三個學校的三、四年級英語教師都能較好地使用Phonics校本教材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反饋Phonics校本教材內容與英語課本的內容緊密相關,教學流程操作性強,教學效果顯著。實驗班的學生在使用Phonics校本教材后英語成績比非實驗班的班平均分高3到5分。課題實驗學校針對單詞拼讀能力對學生進行了專項檢測,發現實驗班的學生單詞拼讀能力明顯比非實驗班的學生強,特別是在非中心區學校,差異尤為明顯。其原因可能是非中心區的學生在課外學習英語的不多,家長的學歷層次相對中心區學生家長的學歷層次偏低,對學生的英語輔導能力有限或者疏于輔導,這類學生的英語學習基本依靠學校的英語教學。
八、結語
本課題研究在第一階段完成了Phonics校本教材的編寫,開發了phonics教學流程并對教學效果進行了初步檢驗。下一段研究將著力于校本教材的進一步整編和完善,Phonics教學模式的探究和教學成果的運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楊秋芝.小學英語語音教學:自然拼讀教學與字母教學的實證性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32(08):109-112.
[3]陳文芳.巧借自然拼讀法助力詞匯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09):60-62.
[4]馬姝英.倡導自然拼讀 助力語音教學——以修訂版PEP三年級下冊Lets spell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14(15):17-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