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摘要】在世界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大學生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復雜,這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文章利用供給側方面改革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域進行創新研究,力圖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和需求側不平衡的問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供給的主體,聯系到“供給側改革”思維,就是要探索出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不斷創新,要探索出一條適合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滿足當代大學生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真正解決大學生的各種困難,切實有效地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和理想信念。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深入分析不難發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其本質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供給不能很好地與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需求相匹配,忽視了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一)教學內容單調,形式單一
在社會多元化的大環境下,大學生接受能力很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年輕的大學生很反感過時的沒有現實意義的老思想、老傳統。恰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卻簡單,重復率很高,生搬硬套地講授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缺乏社會實踐。這種千篇一律的教學形式沒有體現出教育內容的豐富性,不能給大學生的成長帶來幫助,不能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和效果。
(二)忽視需求側主體性,針對性不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視了大學生現實發展需求和個性特點。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似乎在各做各的事,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一點兒互動,課堂氣氛死氣沉沉。這種極其低效的教學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大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較為被動,同時也不能激發學習興趣,對思想政治教育參與度較低。這樣一來,思想政治教育課便失去了它的意義,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重視大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教師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不能被忽視。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總是千篇一律地重復一樣的內容,教師只是根據自己的想象和經驗給大學生講課。由于現實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現實問題日益復雜化,而思政教師沒有及時關注現實社會的變化,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際脫節。這種枯燥無味而且沒有現實意義的內容當然不能被大學生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做不好。思政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
(一)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代大學生在網絡信息一體化的時代下具有廣闊的視野和較強的自我意識,不少大學生存在經濟、心理、學習工作等不同方面的壓力,很多學生處在迷茫的人生發展階段,這就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從供給側入手,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供給側角度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會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大學生要結合當前社會的需要和自身性格特點,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應有之義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還不夠深入,思想政治教育者對自身定位理解不夠清晰,把握程度不夠高。這要求其系統地掌握知識背后的本質,堅持走學生路線,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為滿足不同的學生需求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
(三)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必由之路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內容單一,授課方式違背了學生的發展規律。大學生群體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們更樂于選擇接受富有創造性的新鮮事物。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利用自己的經驗一味地灌輸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這只會讓大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大打折扣,甚至取得相反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供給側角度改革教育方法勢在必行。
三、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供給側改革路徑
我國一直很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好壞影響著國家、社會的穩定和民族團結。新時代下,可以運用供給側改革的思維,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創新。
(一)改革供給主體
高校應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引領思想政治教育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多元化的思維模式。重視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職業培訓,提高教學水平,豐富教學方法,不僅要豐富理論知識的儲備,更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完善有關制度,充分發揮考核機制的激勵作用,激發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一項校園工作,更深受整個社會和家庭的巨大影響。大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校園文化、社會文化和家庭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成長著,因此社會和家長的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容小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合理利用這些資源,高質高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改革供給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內容要真真正正地切合學生的個性需求。當前社會信息技術發達,大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接觸到各種信息。面對眾多復雜的信息內容,大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大學生會在實踐中樹立和印證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要想達到高質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就要優化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內容,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內在素養,大學生也會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和理想信念。同時,學校應整合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可以借助傳統文化、校園活動等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咨詢,及時解決學生的訴求。
(三)改革供給方式
為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對接,應把學生分層分類。這樣,學校就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探索出不同的教育模式,有效幫助不同情況的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摒棄老思想、老傳統,淘汰灌輸式的理論教學方式,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重視實踐育人,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歸屬感。
(四)改革供給環境
要創造良好的校園氛圍與校園環境。良好的校風、優秀的文化學術環境等人文環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高校應切實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育實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制和機制,制定獎懲制度,切實發揮制度的制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晶,胡浩.習近平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