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東
摘要 本文介紹了九江市水產養殖業的基本情況,并闡述了其主要特色,同時提出了相應建議,以期為該市養殖業發展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 水產養殖業;基本情況;主要特色;建議;江西九江
中圖分類號 F32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2-0247-02
為提升產業水平、助力脫貧攻堅,經上報縣有關部門同意,于9月23—24日組織無為縣姚溝鎮部分鎮村干部、水產養殖協會骨干會員一行24人赴江西省九江市凱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江西省大家食品有限公司、九江市水產品批發銷售市場、九江市大閘蟹行業協會總部、彭澤縣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及萬畝稻蝦生態養殖基地等考察學習,旨在學習借鑒先進的養殖模式、產品深加工技術、市場銷售開拓理念,以促進姚溝鎮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達到相互交流、合作共贏的目的。
1 基本情況
1.1 九江市水產品批發銷售市場
九江市水產品批發市場是九江市鄱陽湖大閘蟹養殖協會管轄下運營的專業水產品批發市場,水產品種多,種類齊全,主營鄱陽湖大閘蟹、彭澤鯽、刀魚等。水產批發市場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凡進入該市場的水產品批發商均需自覺接受水產批發市場的管理和監督。該市場每天平均成交量逾60萬元,既是周邊乃至全國水產品銷售的重要中轉站,也是鄱陽湖品牌的當地大閘蟹、彭澤鯽、刀魚等名特優新水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的始發地。
1.2 凱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九江凱瑞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鄱陽湖品牌系列的蝦蟹稻養殖技術開發、生物科技、互聯網、蝦蟹產品加工、物流配送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公司基地座落于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的彭澤縣太泊湖區域,是全國淡水漁業重點縣、江西省漁業十強縣、中國鯽魚之鄉,九江市委、市政府把彭澤列為鄱陽湖牌大閘蟹和小龍蝦的主產區,彭澤縣委、縣政府更是將太泊湖區域列為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水產產業園區。為及時抓住機遇,發揮區域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凱瑞公司聯合經濟實力強、資產優良、誠信記錄好、經營管理機制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養殖大戶在彭澤縣區域創建蝦蟹稻田萬畝基地。
為了加強品牌營銷,打響鄱陽湖品牌,凱瑞公司憑借多年銷售螃蟹、龍蝦的歷史,于2012年向江西省申請“鄱陽湖”品牌使用,江西省漁業協會將鄱陽湖這塊金字招牌授予公司來牽頭打造,現如今凱瑞公司在全國已開辦鄱陽湖大閘蟹小龍蝦專賣店147家,其中江西省46家。2015年銷售額2.45億元,每天銷售螃蟹30 t、龍蝦50 t,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銷售商。
凱瑞公司在省、市、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在彭澤縣太泊湖、馬當、浪溪、棉船等鄉鎮流轉了土地逾666.7 hm2,實行產業化經營、高標準生產、科學化養殖、品牌化運作,正在建設大學生返鄉創業園和電商平臺,引進臺商入駐多元化種養、多功能化試點模式,繼續加大土地流轉,尤其是蝦蟹稻共作模式,因其效益好,可產有機稻6 t/hm2、大閘蟹2 250 kg/hm2、龍蝦2 250 kg/hm2,得到了農民的廣泛認可,實現了稻養蝦蟹、蝦蟹肥稻、蝦肥蟹肥、蝦蟹稻香,實現了植物和動物的和諧共生,真正達到了穩糧增收的效果。為方便農戶經營,凱瑞大規模投資為當地進行土地平整、水電路網建設,蝦蟹稻共作基地田塊一般按2.0~3.3 hm2/塊的標準規劃,土地利用率得到大大提高,承包經營的平均純利潤逾7.5萬元/hm2。在技術上,加強蝦蟹稻共作種養技術指導,為養殖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技術培訓和跟蹤服務。在風險防控上,協調保險公司,為養殖戶開展蝦蟹政策性保險,降低養殖風險。目前已帶動周邊農戶2 656戶增產增收,力爭3年內帶動大戶1 300戶,促進水產產業轉型和農民增收。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逾1 000個,帶動周邊農戶實現收入翻番增長,全面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凱瑞公司為打造產業鏈,為彭澤縣蝦蟹養殖基地配套,公司將在基地建設1萬t冷庫、1 000 t精深加工廠、2萬t蝦蟹飲料廠,開展產品檢驗、土壤改良、生物殺蟲、培訓中心及物流配送。2017年投產,項目建成后極大地滿足了基地蝦蟹的生產要求,也改善了周邊縣蝦蟹銷售難問題,形成產加銷、貿加農一體化經營,與農民利益聯結緊密,并且產業鏈完整深度融合[1]。
凱瑞公司計劃5年內以彭澤縣基地蝦蟹稻養殖模式帶動周邊縣養殖超6 666.7 hm2,產值達50億元,成為蝦蟹稻共作養殖樣板工程。
1.3 九江市鄱陽湖大閘蟹行業協會
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成立大會于2016年11月16日在九江市開發區恒盛科技園隆重召開,來自全市9個縣、市、區的基層第一線的從事鄱陽湖大閘蟹生產和銷售的會員們全部到會。會議還邀請了各縣、市、區漁(農)業分管領導出席,省漁業協會、市漁業局和市民政局領導親臨會場指導。在與會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會議圓滿完成了預定的議程。大會審議通過了“九江市鄱陽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章程”草案、“九江市鄱陽湖大閘蟹行業協會選擇法”和“發展會員和收取會費辦法”;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一屆九江市鄱陽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副會長和理事、監事及秘書長;會議還確定了辦事機構并部署了協會下一步的工作。
1.4 彭澤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太泊湖核心區
彭澤縣現代農業以“雙核引領、三區聯動、四大基地、五產協同”的總體思路和擴大總量、提升檔次、特色鮮明、示范帶動的總體要求展開建設?!半p核引領”即以太泊湖開發區和芙蓉農場為核心,帶動整個彭澤縣現代農業的超常規發展。“三區聯動”即通過核心區、示范區和輻射區協同發展,形成聯運聯營的良好格局。“四大基地”即在示范區通過核心區的引領發展生態農業種植基地、水產養殖基地、畜禽養殖基地和休閑觀光體驗基地等四大類型示范基地?!拔瀹a協同”即在輻射區通過四大基地的示范輻射在全縣范圍內協同發展“優質糧棉油、全面質量管理水產、優質畜禽、農業休閑觀光和特色產業(茶葉、特色蔬菜、花卉苗木等)”五大產業[2]。endprint
太泊湖核心區是“雙核”的重點建設內容,涉及太泊湖開發區、浪溪鎮、棉船鎮、原種場、馬當鎮、浩山鄉等6個鄉鎮(場、區)。規劃建設面積3 333.3 hm2,按照設計現代化、產業多元化、品牌特色化、發展市場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規劃有生態農業種植基地、水產養殖基地和休閑觀光體驗基地及農產品加工區等。目前,已引進九江凱瑞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成特種水產養殖733.3 hm2,其中螃蟹養殖基地266.7 hm2,稻蟹共作基地333.3 hm2;中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成優質糧食基地266.7 hm2、稻蟹共作基地266.7 hm2、優質蔬菜基地66.7 hm2;彩田公司建設牡丹觀光園40 hm2。續建項目有533.3 hm2稻蟹共作基地正在進行田間平整,133.3 hm2臺灣生態農業示范園、400 hm2采摘觀光園正在進行土地游園,46.7 hm2江西首御供應鏈農產品精深加工園正在進行平整。
按照市場辦園、產業興園、科技強園、品牌富園、政策扶園的工作路徑,目前該核心區已啟動田間、電網、信息網絡、農業物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入園經營主體積極投身到園區建設中來,年初以來,園區各建設主體積極投入,園區建設效益明顯,累計投資近5億元,重點進行園內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生產基本建設,按“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土壤肥、無污染、產量高”的標準,建設田網、林網、渠網、路網、電網等五網工程,提高農田抗災減災能力、農田排灌能力和農機作業能力。實行了稻蝦蟹的新品種、共作合養的新技術、農戶返租經營共建的新模式“三新”協調聯動,提高現代化農業綜合開發能力。據統計,在核心區內,由于創新土地游園開發機制,吸引近2 860余名農民就業,人均收入比核心區以外的增加8 000余元。
在未來5~10年的時間里,彭澤縣現代農業的發展將以《規劃》為草本,以《意見》為指南,不斷加強田間基礎設施建設,營造發展現代農業的濃厚氛圍,以園區景區化、田園公園化、產品商品化、農房客房化的標準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爭創省級、國家級示范園區,全面推動彭澤縣農業發展,真正實現彭澤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轉變。
2 主要特色
一是各級政府對農業尤其是水產養殖業十分重視,扶持力度較大。二是水資源得天獨厚,擁有鄱陽湖、太泊湖等大面積優良水體[3]。三是總體農業開發潛力仍然較大,區域內擁有如彭澤縣同心創業示范基地、萬畝蝦蟹生態養殖基地等宜漁可開發地塊。這方面與目前姚溝鎮的家家挖田、戶戶養蟹、單打獨斗的局面相比有很大優勢,從一定角度分析,其更有利于政府統一規劃、統一流轉、集體發包,從而能促進當地農業及水產業向長遠戰略和高端戰略邁進,例如其年底即將竣工的集養殖、休閑、娛樂、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同心創業園區現代農業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就是最好的佐證。四是鄱陽湖大閘蟹品牌打造的思路新穎,歷程曲折而生動。尤其以“授權經營”和“統一門牌形象、統一管理制度、統一考核獎懲”等為核心的鄱陽湖大閘蟹直銷店經營銷售模式,從第1家開始,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改進完善,在3年左右的時間內迅速擴張到全國共147家(其中當地101家),確實是成蟹銷售模式上的一大創舉。既直接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又大力拓展了鄱陽湖大閘蟹品牌。五是萬畝稻蝦連作模式十分成功,值得借鑒和推廣。六是水產養殖協會及水產品交易市場已經運行良好,相應的管理和監督制度明晰,已成功摸索出一整套適合本地的管理及運作模式,對規范當地水產業秩序和發展起到了應有的積極作用。七是水產品加工市場潛力很大,但行業規范及規模需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和完善,這個過程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3 建議
3.1 打造品牌,引領市場
以姚溝鎮政府名義在工商部門統一注冊姚溝螃蟹品牌,并授權給水產協會下轄的、具有一定資金實力和影響力的水產企業進行統一打造,制訂相應的品牌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并在品牌運營過程中不斷加強宣傳,根據姚溝鎮實際不斷修正、改進和完善,努力探索出一套適合姚溝鎮實際的螃蟹品牌運作模式。
3.2 加大投入,創新銷售模式
在廣泛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適時在姚溝鎮啟動“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良好水產銷售模式,即政府加大基礎設施等硬件投入,可選擇姚溝菜市場等合適場地,開辟專門的水產交易市場,制訂并采取適當的激勵和管理機制,鼓勵和引導有一定資金實力的水產企業來牽頭運作,從而實現姚溝鎮水產品交易市場從無到有,并逐步發展壯大[4]。同時,可借鑒和引進鄱陽湖大閘蟹品牌的實體店直銷模式,制訂合理的監督和激勵機制,大力拓展姚溝品牌的螃蟹實體店銷售模式。3.3 加大扶持,積極引進并推廣稻蝦連作生態高效養殖模式
姚溝鎮挖田精養河蟹已經初具規模,但通過考察發現,單養河蟹在單位面積效益上仍有待提高。因此,姚溝鎮可適時利用補貼蝦苗等方式引導和激勵部分農戶進行稻蝦連作生態養殖模式試點示范。若試點成功再大力推廣普及。同時,結合姚溝鎮養殖實際,可進一步引導養殖戶實行蟹鱖套養、蝦蟹輪作、微孔增氧等先進生態養殖方式,從而實現水產養殖業的增產增收。
3.4 加強管理,積極發揮水產養殖協會的管理和引領作用
水產養殖協會工作要常態化并有效地運作起來,要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硬件和軟件,要加強政府對協會的指導和監督功能,使其成為姚溝鎮進一步強化水產工作的有力抓手。
3.5 選“對”的人,干“對”的事
要打造姚溝鎮水產事業新的“航母”,需要廣泛招賢納士,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不斷創新水產協會人才機制,不斷充實水產協會人才力量,盡快培養或引進一些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的“人才”,從而真正引領姚溝鎮水產養殖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當然,水產養殖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尤其是對于姚溝鎮來說,仍有很多亟需創新和完善的工作,但只要廣泛調研、認準方向、努力堅持,就一定會取得水產事業新的輝煌。
4 參考文獻
[1] 劉歡.我國水產養殖業生態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4.
[2] 周群.中國淡水水產養殖業的水環境影響及管理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3.
[3] 宋春曉,楊德利.水產養殖業綜合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及方法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2,39(24):214-217.
[4] 張福綏.近現代中國水產養殖業發展回顧與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3):5-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