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
【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追求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經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需求。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企業只有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才能順應企業管理現代化的趨勢。本文通過介紹企業管理模式的含義及分類,分析當前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現狀,提出了融合并創新與管理現代化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希望能夠為促進企業順應時代潮流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企業管理模式;現代化
引言: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也在不斷發展,但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企業管理的現代化與企業管理模式的對接上存在著一定問題,制約著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經濟全球化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為了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趨勢,企業只有積極更新自身的管理模式,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
一、企業管理模式的含義及分類
(一)企業管理模式的含義
企業管理模式是企業的一種管理體系,是以管理人性假設為基礎,設計出一套包含管理理念、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的具體的體系,從而企業用來解決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一般情況下,不同的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同,并且同一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的管理模式也是不有所不同的,企業會在管理過程中根據企業發展現狀不斷調整管理模式,使企業更好地發展。目前公認模式主要有兩種:美國和日本管理模式。美國管理模式以強調個人能力和法制管理為特征,表現在制度、規范和條例管理等方面;日本管理模式以集體主義為特征,與美國管理模式相比,更注重實現人際關系、集體利益等方面的管理。
(二)企業管理模式的分類
中國企業以美國和日本管理模式為依據,結合當前國家企業管理模式現狀,目前企業管理模式主要分為感情化管理模式、獨裁管理模式和制度化管理模式三種管理模式。
1.感情化管理模式
感情化管理模式比較強調人的感情,可具體細分為以友情為主的管理模式、以家族血緣關系為主的家族管理模式、以溫情為主的情感管理模式。前兩種管理模式在前期由于管理人較好的感情有利于凝聚力量,促進企業的發展,但到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由于管理人之間出現矛盾,易導致公司分裂,而溫情為主的情感管理模式由于關懷度上難以掌控,給企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獨裁管理模式
我國很多小企業一般采用獨裁管理模式,主要特征就是管理人獨裁管理。由于管理決策都由管理人一人決定,所以突出表現為決策效率高,能夠快速進行企業管理調整,但受管理人的個人能力限制和缺乏科學的民主決策,使得決策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因管理人錯誤的決策而最終導致企業垮臺。
3.制度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一種以已制定的規章為依據來實現企業管理的新型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下權責明晰,與溫情化模式相比,更注重制度上對員工的束縛,可以有效實現企業目標。同時,因其沒有充分考慮人的因素,“法制性”強,對人對事的處理過于強硬。
二、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概念及當前我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狀況
(一)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概念
企業管理現代化是指企業為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運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采用計算機網絡為核心手段的管理方式,使企業管理水平達到與當今知識經濟相適應的現代化水平。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管理思想現代化,企業根據知識經濟大環境的變化不斷創新管理理念,以長遠的發展眼光,注重企業全面發展,最終實現企業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第二,管理組織現代化,企業合理優化企業結構組織,明確各部門職責,完善企業規章,建立高效、科學、民主的組織體系。第三,管理控制和手段現代化,企業借助電子商務、網絡技術等,通過全新的控制標準、完善的信息系統、新型的控制原理和有效的反饋機制等校正企業管理。
(二)當前我國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狀況
1.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不高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逐漸提高,但是,管理的現代化水平普遍不高,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仍舊有很多企業沿用傳統的計劃經濟管理理念,未成功完成經濟改制,在現實管理過程中,過于依賴過去的管理經驗,而沒有結合現狀調整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停滯不前,難以與時俱進而適應時代的發展。
2.管理的現代化發展失衡
由于受企業所在的地區經濟水平、周圍的發展環境,以及自身的經濟實力的影響,不同企業的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也各有不同。我國企業的現代化水平發展存在著嚴重的失衡現象,主要表現在東部高于中部和西部。由于東南沿海一帶的經濟發展迅速、生產技術先進、員工的素質整體水平較高,所以呈現出企業的管理現代化水平也較高,而中部和西部地區,由于企業類型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所含的科技含量不高,依靠消耗資源和環境來推動企業的發展,相應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也相對較低。
3.管理的創新能力不強
很多企業沒有充分認識到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性,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注重通過技術和設備的改革創新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收益,而忽視管理意識和能力的創新,從而難以適應行業發展環境。
三、融合并創新與管理現代化相適應的管理模式
在企業發展中,企業應將不同管理模式有效結合,取長補短,選擇并創新企業管理模式,使其為企業管理現代更好地服務,并能夠適應企業管理現代化,從而促進企業順應時代潮流而發展。
(一)制度與關懷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就像國家正確處理“法制”與“德治”的關系,企業應將制度與關懷充分結合,從而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制度規范著各種管理流程與方法,是企業開展管理工作的基礎保障,而關懷協調著內部矛盾,能夠輔助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企業在進行制度化管理的同時,應注重關懷管理。首先,關心員工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定期為員工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和職業道德培訓工作。其次,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挖掘其潛力與創新能力,為其提供廣闊的晉升渠道。再者,關注員工的需求,增強員工企業歸屬感和對企業的奉獻熱情。從而在管理上彌補了關懷模式與制度模式上的不足,利于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二)企業效益與社會責任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在追求企業效益的同時,更應該響應國家政策,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責任結合的管理模式。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站在社會高度,立足于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將企業對國家的的責任和對社會環境的義務納入企業文化和經營戰略中,制定短期、長期發展目標,實現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平衡,推動企業和社會的共同發展。
(三)網絡信息型管理模式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應采用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實現企業資產管理的網絡信息管理模式。企業應充分認識到信息資源的重要性,加強人才的培養并做好信息保密工作,學習并建立網絡信息化組織,通過網絡做好風險控制、數據計算等工作,實現企業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企業利用資源效率,從而實現網絡信息在企業中的價值。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企業管理要順應時代趨勢,選擇符合企業現代化管理的管理模式,不斷完善管理理念,不斷創新管理方法,持續推動企業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志建.論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4,28(02):12-15.
[2]楊雯茜.論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J].現代商業,2014(18):207-208.
[3]宋新平,梁志強.淺談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J].中國商論,2017(04):69-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