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峰
摘? 要:以文獻法、邏輯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通過嘗試小米手環在田徑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以DT(Data Technology)時代下的大數據平臺進行處理,提高田徑課程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精確性,從而將“大數據”技術與田徑實踐教學相融合。
關鍵詞:運動手環;田徑;教學;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6.008
隨著DT(Data Technology)時代的到來,大眾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融入進來,再通過一些數據處理得出合理而科學的數據。在新型傳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的現在,新時代下的體育課程也面臨著改革創新的局面。國外許多教育環境都已經將運動手環等可穿戴運動設備用于教學,而國內極少將運動手環用于教學過程之中。通過運動手環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上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夠為體育教師在課程中的管理、課后的效果評價等多方面提供有效數據。本研究以大數據環境為研究基面,以運動手環的功能為突破口,通過分析運動手環的相關功能與田徑教學的契合之處,提出運動手環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合理性和推廣性,以期為田徑教學改革提供新鮮思路。
1 DT(Data Technology)背景分析
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大數據作為一個時代、一項技術、一個挑戰、一種文化,正融入到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數據的特點不在于“大”,而在于有用,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總結從而得出相關成體系、成系統的概念科學化推理。應對高速發展的社會,科技發達、信息交互速度快,大數據時代的出現必然將難以處理的“碎片化”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從而提供出有效、直接的數據統計。
2 DT(Data Technology)環境的4 V特征
2.1 數量(Volume)
移動網絡的網絡節點是人,而不是網頁,也就是說人人都是數據的產生著和攜帶者,無論是微信、照片、微博等任何網絡相聯系的,都已成為數據的產生者。所涉及到的資料總量是目前任何一個軟件都不可能接受、管理、處理、總結的。有國外機構預測,全球的數據量將在2020年擴大到目前的五十倍,這樣就意味著大數據時代的容量將會更多、更大、更難處理。
2.2 多樣(Variety)
隨著網絡市場更多的APP的出現,也就意味著數據的來源點將會更加多樣性。網絡日志、社交媒體、互聯網搜索、手機通話記錄等多樣數據模式涵蓋文本、音頻、圖像、視頻等不同類型。而這些數據不僅僅產生于本身,而且互相交互之間、互相聯系之間又有了新的數據產生。這樣看來,大數據的處理不僅僅是在于數量的巨大,而且對于不同形式、內容的數據也存在多樣性。
2.3 速度(Velocity)
在數據處理方面,業內有一個“一秒定律”,即需要在一秒以內的時間產生分析結果,超過一秒的時間,那么結果將不具有價值。對于大數據形式下的速度分為兩部分:一、結果產生快;二、結果處理快。以實時數據作為依據,以實時產生結果作為行為導向,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科學化布置安排,也就是說在人們還沒有意識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大數據已經進行了相關事情的處理。數據的時效性直接導致速度要快,只有快才會產生價值,沒有時效性的數據是沒有價值的。
2.4 真實(Veracity)
數據產生的本身并不能夠影響結果的處理,也就是說,大數據的“大”并不是得出結果分析的根本原因,大數據的根本而在于“真”。何以對所作出的決策有支持,就是來源于大數據的真實性,正是由于此特性,才能夠讓結果的執行具有前瞻性和可預知性。但與此同時,信息也存在不確定性,正是需要從多方面的數據點綜合起來,才能夠保證所獲得的的數據具有確定性,也就是完成從收集資料到“提純”資料的過程。
3 運動手環的功能不斷更新情況——以小米手環功能為例
在人們期待運動改變生活,科技改變運動參與方式的時候,可穿戴運動設備橫空問世了。越來越多的運動品牌、APP等加入到這一商業競爭。運動手環也在可穿戴運動設備的改革優化中誕生了,而且一出現就得到了大眾的喜愛,人們紛紛通過運動手環去記錄自己的運動生活。我們以小米手環發展為例:(1)2014年7月,小米公司發布第一款運動手環,主要功能包括查看運動量,監測睡眠質量,智能鬧鐘喚醒等。(2)2016年6月,小米公司發布小米手環2,在原有的功能基礎上,增加了眾所期待的OLED顯示屏以及觸碰正面按鈕即可顯示時間、心率、步數、卡路里消耗等信息。(3)2018年5月,小米公司發布小米手環3,在小米手環2的基礎之上增加了運動模式下,開啟戶外跑、室內跑、騎行或健走中的任意一項,只需抬起手腕即可在小米手環3屏幕里實時查看運動中的各項關鍵數據,并且可實時查看心率情況。
通過小米手環的功能更新,我們可以看到,公司研發過程中是向著大眾更易接受,且能夠更加科學化管理自己運動過程的,不斷的更新功能,讓手環的存在增加大眾運動的興趣性和精準度,譬如心率的控制、卡路里的顯示、里程數的顯示等,都是努力地、無時不刻地提醒運動者運動要科學、要有數據、要精確。剛好這樣一個目標與我們田徑教學的目標有所契合,就是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學目標為指導,精準地制定教學內容,而且能夠實時控制教學節奏,幫助提高課程質量,一切都不謀而合,所以引發我們的研究方向即小米手環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如何使用能夠讓田徑課程更加合理、科學化。
4 小米手環在田徑教學中的應用思路
4.1 監測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一直是體育教師較為頭疼的事情,一方面,在田徑課程內容涉及過程中要體現強度,另一方面,隨著青少年身體素質整體的不樂觀的現狀,強度負荷的大小又成為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的一個杠桿,負荷大了擔心會出現教學事故,負荷小了又體現不了課程內容的質量,所以運動強度的監測就成為體育教師在課程中需要邁過的坎。小米手環在這一環節可以發揮實時心率測算的功能,我們知道最大心率=220-年齡,靶心率范圍是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在田徑課過程中,運動時心率過慢影響訓練效果,但是心率過高又有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在手環監測心率的基礎上,希望通過達到有氧運動的高限以提升有氧訓練的效果。
4.2 評價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的評價是課堂教學質量的保障,教學效果的好壞也是田徑教學的靈魂。通過小米手環的數據收集,能夠幫助完成以下任務:(1)確定上課范圍和活動區域。從保護學生上課安全的角度來看,能否使學生在自己可控范圍內顯得尤為必要。通過手環的數據收集整理能夠對教師上課期間的活動區域進行清晰分辨。(2)教學內容、負荷科學化布置。手環在上課過程中可以對心率區間,最高心率、平均心率進行大數據分析,對卡路里消耗、步幅控制、每公里配速、用時等相關數據進行匯總。體育教師可以將數據進行導出,對整節課的效果評價做一個精準的分析。從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的心率對照,從而分析各部分之間的節奏是否把控到位,內容設置是否合理。
4.3 完成課外監督
體育課程內容分為課內和課外兩部分,對于課內的內容體育教師可以自行把控,但是對于課外的體育鍛煉就是處于愛莫能助的狀態。在運動手環的幫助下,課外鍛煉也變得可控。通過運動手環的GPS定位功能,能夠對學生的課外鍛煉進行全面情況了解,活動時間、活動范圍、活動距離、心率情況等一概能夠掌握。
4.4 激發學生興趣
激發學生體育鍛煉也是田徑課程設置的主要目標,通過運動手環可以達到以下幾個目的。其一,新穎的運動生活方式必將促進學生鍛煉激情。運動手環在學生運動過程中所反饋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標滿足了學生對高科技進入生活的需求。實時心率、卡路里消耗又能夠促進學生對鍛煉情況掌控的精準度。其二,運動方式已經成為一種社交方式。通過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網絡曬步數、曬健身、比步數、積攢能量、論排名等都已經成為正能量的網絡文化,在這樣的形勢下,更能夠讓學生提升對田徑鍛煉的喜歡。
5 結語
DT時代,田徑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通過大數據平臺處理課堂過程中的相關因子,得到更利于優化教學效果的科學、精準數據。在大數據環境下的田徑教學開展就需要利用大數據,利用互聯網,讓教學質量提升。讓科技感融入到田徑教學中來,為培養學生田徑項目愛好走出重要一步。
參考文獻:
[1] 田麥久.論運動訓練過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 謝佳輝.可穿戴設備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體育科學研究,2018, 22(1):85-88.
[3] 王亓菁.論大數據背景下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途徑與意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 26(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