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伍英 賴燕英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與傳統經腹根治術兩種手術方式的療效。 方法 本文所選392例接受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均為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治,按照患者自愿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將其中194例接受傳統經腹根治術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將其中198例接受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 結果 在手術時間方面,實驗組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而在陰道切除長度、宮旁切除長度以及術中出血量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拔除尿管時間、術后排便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方面,實驗組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沒有發生膀胱、輸尿管等損傷,術后兩組患者均沒有發生尿瘺等相關并發癥,不存在病理組織殘留;而在腹部傷口感染率方面,實驗組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在對宮頸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治療能取得比較理想的療效,能促進恢復患者的直腸和膀胱功能,腹部傷口感染率低,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腹腔鏡;盆腔自主神經;宮頸癌;根治術
[中圖分類號] R737.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34-0050-03
宮頸癌為臨床中發生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是發生率最高的一種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會嚴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現階段臨床中在對早期宮頸癌患者進行治療時,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應用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治療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卵巢和陰道功能,患者術后的臨床存活率超過了80%[2-3]。但是傳統經腹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容易對盆腔神經叢造成損傷,進而引起一系列相關并發癥,如結直腸蠕動紊亂、膀胱功能障礙等[4]。在顯微外科逐漸進步、腹腔鏡手術逐漸完善的過程中,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開始逐漸應用于臨床治療工作中[5]。本研究主要對比分析了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與傳統根治術兩種手術方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所選392例接受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均為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納入標準:病理檢查證實為鱗癌或者腺癌;FIGO2009年臨床分期標準為Ⅰb~Ⅱa期[6];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學會研究批準同意。排除標準:膀胱功能或直腸功能障礙的患者;接受腔內或盆腔放療的患者。按患者意愿,隨機將392例患者分成對照組(n=194)和實驗組(n=198)。對照組年齡34~63歲,平均(52.2±3.5)歲;體質量指數20~29 kg/m2,平均(24.1±2.3)kg/m2;病理分型:111例患者為鱗癌,83例患者為腺癌;臨床分期:60例患者為Ⅰb1期,71例患者為Ⅰb2期,63例患者為Ⅱa期。實驗組年齡為32~61歲,平均(51.8±4.1)歲;體質量指數(18~28)kg/m2,平均(23.6±2.5)kg/m2;病理分型:鱗癌110例,腺癌88例;臨床分期:Ib1期59例,Ib2期71例,IIa期68例。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傳統經腹根治術治療,根據常規步驟開展經腹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治療:選擇全麻,常規開腹后對患者腹腔和盆腔各臟器進行觀察,在將宮體娩出后則可將卵巢固有韌帶、雙側輸卵管峽部、雙側圓韌帶切斷,并進行縫扎處理,將膀胱子宮折返腹膜打開,并對宮旁組織進行清理,讓后將子宮骶韌帶、主韌帶、子宮動靜脈切斷,并進行縫扎處理;常規縫合后將腹腔關閉。
實驗組:選擇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治療:在對盆腔淋巴結進行清掃后,對直腸側窩進行分離,讓骶韌帶和主韌帶得以充分暴露;經骶韌帶外側將輸尿管分離出來,對腹下神經進行確認,銳性分離,而且予保留。將腹下神經推開,切斷骶韌帶。在將子宮動脈切斷后,找到子宮深靜脈,將鉗夾子宮深靜脈、膀胱靜脈,然后切斷和結扎。提出膀胱靜脈和子宮深靜脈的斷端,辨認并切斷盆叢、子宮和膀胱分支,保留向下行走的膀胱支。按照膀胱支和盆從的水平向外游離神經束,將膀胱宮頸韌帶、主韌帶以及陰道旁組織切斷。正常情況下有1~2條盆從的膀胱支處于輸尿管內側,要想對其保留則具有較大難度;處于輸尿管外側的膀胱支則能保留。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手術指標,如手術時間、陰道切除長度、宮旁切除長度、出血量;②觀察術后恢復情況,拔除尿管時間、術后排便時間、術后排氣時間;③統計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和腹部傷口感染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室比較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在手術時間方面,實驗組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而在陰道切除長度、宮旁切除長度以及術中出血量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在拔除尿管時間、術后排便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方面,實驗組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均沒有發生膀胱、輸尿管等損傷,術后兩組患者均沒有發生尿瘺等相關并發癥,不存在病理組織殘留。對照組中,12例患者發生腹部傷口感染,發生率為6.2%(12/194);實驗組中,并無患者發生腹部傷口感染;在腹部傷口感染率方面,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宮頸癌為臨床中發生率最高的一種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7]。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宮頸癌是導致女性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8]。宮頸癌患者的臨床分期不同,其臨床治療方式也存在差異,然而手術依然是現階段臨床治療宮頸癌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9]。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宮頸癌的患者數也越來越多,同時發病表現年輕化趨勢,會對廣大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0]。隨著宮頸癌發病的年輕化以及宮頸癌術后生存率的提升,人們也開始更加關注和重視宮頸癌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
在現代醫學技術逐漸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腹腔鏡技術也得到了快速完善和更新,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根治性子宮切除術開始逐漸應用于臨床治療工作中。臨床研究發現,直腸膀胱、陰道、子宮以及盆腔神經叢等均存在自主神經支配,如副交感神經以及交感神經,上述神經交叉形成下腹神經從,進而支配子宮、直腸膀胱等器官[11]。在對宮頸癌患者進行治療時,和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相比較,傳統經腹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會對雙側支配尿道、膀胱、直腸的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造成損傷,進而引起直腸和膀胱功能障礙[12],包括膀胱內壓力不穩定、排尿功能失調、感覺喪失、尿失禁以及尿潴留等;除此之外還可能導致排便習慣改變、便秘以及無便意等結直腸功能障礙;甚至還可能出現性交痛、性欲低落、性高潮障礙以及性喚起障礙等性功能障礙。所以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已得到了廣大醫護人員和患者的肯定。通過腹腔鏡的放大作用,在術中進行韌帶分離,能對盆腔神經叢進行辨認,同時進行解剖,在對膀胱宮頸韌帶和陰道旁組織進行處理時,能對一側盆腔內臟神經進行保留,所以腹腔鏡手術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對盆腔神經進行有效保護。
為了讓宮頸癌的術后并發癥減少,有研究采用了子宮切除術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方法,結果發生術后并發癥顯著減少。然而很多研究方法僅限于開腹手術,開腹手術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創傷,手術切口長,不能準確辨認直腸和膀胱的支配神經,而且手術視野相對較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3],腹部傷口感染率高。在宮頸癌根治術中應用腹腔鏡技術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腹腔鏡的放大作用能擴大手術視野,保證手術精確,解剖清晰,通過氣腹能讓腹腔內壓力增高,減少出血量。本研究中,術后兩組患者均沒有發生尿瘺等相關并發癥;在手術時間方面,實驗組顯著長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結果與臨床相關結果類似[14];另外而在陰道切除長度、宮旁切除長度以及術中出血量方面,對照組與實驗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表明,在對早期宮頸癌患者進行治療時,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的安全性較高。本研究中,在拔除尿管時間、術后排便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方面,實驗組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在腹部傷口感染率方面,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類似[15],表明采用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治療,能對患者的直腸功能和膀胱功能進行顯著改善,促進其及時恢復,降低腹部傷口感染率。在實際的手術操作中,手術醫師在對盆腔進行尋找時,應熟悉和了解血管解剖層次;術中不需要徹底分離盆腔內臟神經,防止損傷神經,而且還能讓手術步驟更加簡化。
總之,在對宮頸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采用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治療能取得比較理想的療效,能促進恢復患者的直腸和膀胱功能,腹部傷口感染率低,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具有臨床應用價值。但是,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是否會影響術后復發率和生存率,還存在爭議,隨著手術病例的增加及隨訪時間的延長,再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參考文獻]
[1] 劉顯維,楊炳.腹腔鏡下保留雙側盆腔神經宮頸癌根治術的臨床優勢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13):2018-2021.
[2] 帥淼,王春蘭,朱滔,等.腹腔鏡下兩種宮頸癌根治術式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7, 55(34):62-65.
[3] 權麗麗,劉艷,曲麗霞.腹腔鏡下保留神經宮頸癌根治術的近期療效[J].現代腫瘤醫學,2017,25(21):3490-3493.
[4] 劉長青,李寧寧.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對宮頸癌患者術后性功能、膀胱及直腸功能的影響[J].浙江創傷外科,2017,22(1):113-115.
[5] 石磊.探討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 10(21):16-17.
[6] 王小燕,朱慧芬,高貴花,等.保留盆腔神經對宮頸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6,20(6):1154-1155.
[7] 傅嵐.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宮頸癌根治術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16):68-69.
[8] 孫琴花,易蓉,楊丹.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的近期療效及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癌癥進展,2016,14(5):497-499.
[9] 劉玲,張晨,劉志杰.宮頸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中保留神經功能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研究,2016,29(2):269-272.
[10] 陳麗,李亞.腹腔鏡保留盆腔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的臨床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16):1928-1930.
[11] 張俠.腹腔鏡保留盆腔神經的宮頸癌根治術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2):133-135.
[12] 楊麗,馬彩玲,葉遠征等.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Meta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23(12):983-986.
[13] 李代紅.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61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3):91-92.
[14] 肖紅.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與傳統經腹宮頸癌根治術的臨床療效對照[J].環球中醫藥,2013,6(S2):116-117.
[15] 王雪芳,張金英,王遐.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3):3665-3667.
(收稿日期: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