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劉國斌 李雪
【摘要】在秦皇島,有各區縣的歷史文化,也有依靠自然條件衍生出來的海洋文化、旅游度假文化以及秦皇島特有的飲食餐飲文化等。這些因素,使秦皇島傳統文化逐漸呈現出“諸多歷史文化并存、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但是由于有種因素影響,秦皇島本土地域文化國際化傳播路徑相對狹窄,如何使區域傳統文化“走出去”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區域文化; 國際傳播;路徑
【作者簡介】劉艷,劉國斌,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李雪,秦皇島市崇德實驗學校。
【基金項目】2018年度秦皇島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秦皇島本土地域文化國際化傳播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1807163。
作為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的海濱城市,秦皇島擁有我國第一家機制玻璃廠、最早的鐵路橋梁以及第一瓶干紅葡萄酒。近年來,隨著北戴河旅游開發,每年幾百萬游客帶來了大量信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更是出現了空前的大融合。
然而目前,我市區域很多傳統文化面臨著資源應用宣傳缺乏寬度廣度,尤其是在向海外推廣方面,做的力度還不夠,區域傳統文化“走出去”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傳統文化產品的國際營銷方式單一、宣傳力度不夠,缺少海外營銷推廣平臺,傳統文化產品品牌“走不出去”,缺乏吸引力。
2.供海外銷售的本地傳統文化主題圖書數量較少,品種有限。
3.市場經濟下政府調控的傳統的文化傳播媒體實體介質成本高、打包銷售文化傳播單向不具互動性,且文化承載空間小; 向海外傳統文化大眾傳播、人際傳播和群體傳播推廣程度不高。
4.文化企業各自為政,整體實力不足,缺乏開展區域傳統文化國際營銷的市場主體和人才。
5.秦皇島地區翻譯人才資源分散,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與開發。
6.對外傳統文化宣傳視角下的城市公示語缺失,交流公示語、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公示語不規范。如,在奧林匹克大道公園,應急廁所被譯為“Emergency Loilets”(拼寫錯誤);鴿子窩公園有多處旅游標語拼寫錯誤。
解決路徑:
1.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互動平臺對我市傳統文化產品進行海外營銷。
(1)組織專人對秦皇島地區的傳統文化進行文化脈細資源梳理,對文化進行大目錄分類。如:可將秦皇島傳統文化建立分類目錄包括:盧龍縣孤竹文化,山海關長城文化、特色飲食文化等。
(2)配備專人把網絡搜索引擎目錄翻譯成英文,擴大網絡搜索引擎中秦皇島文化跨境營銷業務中的比重,更多的挖掘國外網絡企業的潛在客戶,獲得網站被搜索引擎收錄的機會。初步可以先借鑒免費目錄型搜索引擎營銷(FREE-LISTED-SEM)方式來進行傳統文化產品推廣;然后,在google,yahoo,msn,AOL等全球知名的搜索引擎投放關鍵詞廣告,利用付費技術型搜索引擎營銷和傳統文化產品。
(3)組織專人對秦皇島本土文化脈系資源進行梳理并翻譯成英文;將梳理后的文化脈系進行修改融人到外語教育體中;從義務教育階段開始到高等教育階段,逐步促進學生理解和弘揚中國和秦皇島本土文化。
(4)由文化部門在現有的論壇的基礎上,組織構建我市自己的一個英漢雙語的網絡互動平臺。研究設計一個主引擎和功能模塊分離的傳統文化產品營銷平臺,根據目錄分類設置板塊,在各個板塊內對傳統文化進行分類介紹,并開發互動板塊,由專門人員對網友提出的問題進行在線交流。
(5)借助StackExchange、Brainly、FormsPring等成熟的公眾平臺進行互聯網產品推廣及海外交流,定期發布秦皇島傳統文化產品的信息。
2.推動我市“傳統文化主題”圖書“走出去”。
(1)由文化部門大力扶持本地圖書出版機構出版秦皇島文化主題圖書,投向國際市場,進一步拓展海外發行渠道。
(2)推動“秦皇島區域傳統文化翻譯出版”項目工程,可采取政府扶持資助、聯合翻譯出版、商業推廣發行等方式。
3.發揮各類文化企業在本地區文化走向世界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將各類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鼓勵優秀的學者以秦皇島特色文化為背景,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并使這些優秀的文化創作走出國門。
4.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翻譯人才隊伍,建立服務區域文化推廣傳播的翻譯人才庫。
(1)建立服務區域文化推廣傳播的翻譯人才庫,翻譯隊伍人員從此翻譯人才庫中進行抽取,人員配置隨文化產業結構調整不斷進行調整。
(2)面向全市發掘翻譯人才,提供真實、權威的翻譯人才信息,提供第三方查詢認證,為本地對外項目、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提供高質量的翻譯人才支持。
(3)聯系一批本地海外華人翻譯和漢學家,拓展秦皇島區域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渠道和維度。
(4)規范和完善地區翻譯人才評價體系。
(5)對翻譯隊伍的人員進行定期秦皇島傳統文化培訓,搭建一個秦皇島傳統文 化“走出去”的載體平臺。
5.建立相應的職能部門,對現有英譯城市公示語進行規范,規劃一批反應秦皇島區域傳統文化特色的城市公示語。
(1)建議政府重申譯寫標準,公示語中的地名全部按照2008年頒布的國家新的地名標準用漢語拼音標注,并讓所有相關單位了解并統一執行。
(2)在我市23處A級景區內進行公示語的規范翻譯,統一翻譯、統一標識、結合景區特點進行文化宣傳。
(3)在現有的城區公示語(包括警示、基礎設施、公交信息、服務用語、出租服務標識等)基礎上,增加開展對外傳統文化宣傳視角下的城市公示語翻譯工作。
(4)加強傳統特色產業文化公示語的標準化、國際化和專業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