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雪芬
(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六約學校,廣東 深圳)
“展評學習法”課堂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與教學環境之間的關系是整體的、幸福的、靈動的、多樣的、平衡的、可持續發展的課堂教學形態。實施“展評學習法”及其評價,教師的操作策略如下:
“展評學習法”課堂從孩子們最具體、最熟悉的身邊資源開始,讓教室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出幸福文化氣息,讓教室的每一寸空間都洋溢著濃烈的學習氛圍。墻壁上,黑板上,窗臺上,桌椅上,書柜上,甚至于裝飾的邊框上,有的是小植物盆栽,有的是宣傳畫,更多的是學生自己的創作。教室里、教室外走廊就是一個知識展示館,其中滲透著幸福教育的內涵與追求。在教室設立公告欄、展評之星榜、心語心愿、每日英語、幸福小天使等欄目,定期更新主題黑板報,努力建設一個幸福洋溢的教室文化氛圍。整齊清潔、優雅寧靜、幸福溫馨的教室環境能使學生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從而使學生的智力活動達到最佳狀態。[1]
褚宏啟在《改造我們的教育》中指出:“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營造學生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積極創新的良好學習環境,倡導啟發式、自主探究式、交流討論式、主動參與式教學,無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最終讓學生學會并掌握發現學習、合作學習以及自主學習。”[2]在“展評學習法”中,如何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是老師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運用學生喜愛的歌曲或視頻,激發學生積極性,調動課堂氣氛。巧妙的設疑,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腦洞大開。精心布置小組合作活動,進行展示討論,思維碰撞。教師生動化的課堂指導,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
如五年級上冊U9M3一課中,主題是How to keep healthy?為此筆者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有醫生講座,學生義工做宣傳報,思維導圖以及小組展示。在課上,老師扮演著醫生的角色,帶領著學生開展各個活動,始終讓學生處于興奮狀態,高效完成。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體驗小組合作的快樂,體驗學習英語的成就感。
如周奇所說:“你就像課堂上的北極星。你沒有告訴我們去哪里,但是你幫助我們找到了途徑。[3]“展評學習法”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生的“學”。教師在“展評學習法”中,將“學什么”和“怎樣學”結合起來考慮到自己的教學中。創設真實情境,開展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協作展示評價、驗證假設中探究解決問題,建構意義。學生充分地、自主地占有信息資源,在快樂中學習。
如在六年級Unit1 Growing fast一課中,要運用比較級造句。老師在學生掌握了句型Ais比較級than B.的基礎上,讓同學們4或6人為一組,對組內的同學用比較級造句。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知識,學生還可以對身邊熟悉的同學進行評述。不但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更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情感。又如故事課后的“Show Time”,讓學生進行小組表演故事,合作互動,淋漓盡致地把故事演繹出來,同學們進行評比,評出每個小組的“The bestactor”。
英語作為應用語言,教師要注重學生運用能力的評價,以英語學習持續發展能力來進行評價,在教育教學中,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評價方式以生本化為特征,鼓勵、激勵學生,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注重學生的成長、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4]采用分層評價策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強調的是縱向評價。采用多元評價策略,發揮評價的鼓勵功能,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評價語言精細化,注重細節評價。如:
What a good question.Give some hands!棒的一個問題啊!給點掌聲!
One more time and you’ll have it!來一次,你就會了!
You’re doing that much better today!今天進步很大!
L校的“展評學習法”把使學生體驗到生命終極關懷的意義、價值及價值實現的快樂作為根本目的,以學生自我激勵和相互激勵為主要手段,最終建構幸福的、寬容的、賞識的、自由的、開放的、富于支持和激勵的新型課堂。
[1]耿瑾.展評學習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4).
[2]褚宏啟.改造我們的教育[J].中小學管理,2016(7).
[3]周奇.情境創設與意義建構[J].江西社會科學,2001(12):12.
[4]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9-10.